分享

降血压药吃多了,也会有抗药性?要不要换药试试?

 冬竹456 2019-04-29

可能不少高血压病人都会认为自己对于疾病早已有经验了,其实不然。很多人的血压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起伏很大,与不正确的用药有关。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选择什么样的药,应根据血压的高低,有无其它靶器官的并发症及充分了解各药物的优点及副作用,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不能认为药越“新”,越“贵”,越“多”,就越好。有的人轻信广告,自认为“对症”,买来便吃,因常常遇到假药、劣药,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长期大量运用某种抗菌素会产生抗药性,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了。而高血压病人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会不会也产生抗药性呢?

高血压病人完全产生抗药性是极少的,但确有很少数人可以出现部分抗药性,我们把这些人归为抗药性高血压。高血压的抗药性可能在开始治疗时就存在,称为原发性抗药性,也可以在治疗中出现,尤其是重度、极重度病人更易产生,称为获得性抗药性。

抗药性的产生会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当高血压病人经正规治疗血压仍控制不理想时,应仔细寻找原因,如:是否规律、认真服药,是否药物配搭不当,是否药物剂量不足,是否诊断有误,等等,以便制定新的治疗方案,才好“对症下药”,切不可不问任何原因,只要血压未降就称为抗药性高血压。

抗药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

(1)病人的药物已达最大剂量。

(2)必须同时服用三种不同类降压药。

(3)必须认真、规律及较长时间服药。

如果已做到了这三条,血压未恢复正常或在原血压水平上,收缩压不能降低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能降低15-20毫米汞柱,则可认为是抗药性高血压。如果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10毫米汞柱称为部分抗药性。达不到此标准称为完全性抗药性。

高血压病人应根据血压的高低,疾病的变化随时调整药物,这样既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能最大限度减小药物毒副作用及耐药性。

还应注意个体差异。因为任何一种药对每个人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同样的药物剂量其作用、副作用是有差异的,这点不可忽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血压病人用药应有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有的人怕药物副作用而不敢吃药或吃吃停停,只要血压降到正常值了就立即停药,这是十分有害的。临床上也有的人停药后短时间内血压在正常范围,就认为高血压病已好了。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根治高血压的方法。高血压病人停药后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短时间血压正常,以后血压慢慢升高。另一种是出现停药综合症,即停药后血压迅速上升到原有血压或超过原有血压水平并出现心悸、头痛等症状。所以对于高血压病人应提倡终身服药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