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功晶:风骨千灯

 zzm1008图书馆 2019-04-29

千灯古桥

顾炎武故居后花园

千灯,位于江苏苏州昆山东南,相传,吴凇江畔有土墩999个,到了昆山南面30里处,有一个高土墩,恰好凑满1000个,因此,叫“千墩”,后改谐音为千灯。

走进千灯古镇,一幅工笔画在眼前铺展开来:三孔石桥和秦峰方塔倒影在水中,轻风一起,水面抖动的波澜漾起,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一层一层荡漾开来,似乎在倾诉着自己已经波澜不惊地走过了2500年。

闻得不远处传来一阵清越的笛声,在寂冷的古镇中,我循着这飘飘袅袅、千回百转的笛声进入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小院落,这里就是昆曲鼻祖顾坚的故居。我坐在台下,观看台上正在上演的昆剧《牡丹亭》,那婀娜多姿的曼妙身段、明眸善睐的顾盼生辉、沁人心脾的江南丝竹委实令人心旷神怡。

古镇除了顾坚,还有一个顾,那就是与顾坚堪称“千灯双顾”、大名鼎鼎的顾炎武。循着青石板街南行至尽头有一座坐西朝东、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门头悬挂一块横匾“顾炎武故居”,那是一座墓、厅、祠三位一体园林布局的五进江南老宅。

跨入门厅,顾炎武青铜半身像跃入眼帘,他头戴学士冠、长须冉冉、双目圆睁、脸上满是忧愤的神情。后花园的顾母教子等塑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顾炎武先生的生活、读书场景。

通往主人墓穴的通道两侧郁郁青青的松柏遮蔽了晴天烈日,可我的心里却突然亮堂起来,顾炎武为中华民族点起了一盏明灯,这盏闪烁在华夏大地上的思想明灯照亮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顾炎武是有骨气、有气节的,那是千灯的气节,亦是民族的骨气。这座宅院,令读书人刮目相看,令世人顶礼膜拜,须臾间,我突然明白这古镇为何名叫“千灯”。

从顾炎武故居出来,踏上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青石板街,老街呈蜈蚣形蜿蜒延伸开来,纵然下暴雨,石板下的阴沟也能及时排出污水,路面清洁,即便穿绣花鞋走在上面也不打紧,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人匠心独具的智慧。

细心的人数过,青石板不多不少总共由2072块长条形花岗岩铺就而成,号称“江南一绝青石板街”。抬头仰望,两侧小楼相依,隔街即可携手授腕,石板街与高屋檐的明清房屋构成了“一线天”奇观。

如果说,顾炎武是千灯的灵魂和风骨,那么,石板街就是千灯的骨架和筋骨,它承载起一代又一代千灯人的希冀和憧憬,矢志不渝地在脚底下蔓延伸展开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