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乐学习小心“走火入魔”,这四大误区你踩雷了吗

 李孟雅_ 2019-04-29

声乐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比较好入门,花费也不是那么大,许多人都会最先选择学习。那么学习声乐需要避免哪些误区,好处都有哪些?下面就分享给大家!

声乐学习中常见的四大误区

01.用声的误区

一般的发声原理是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时促使声带震动,产生声音。而歌唱发声的运动原理却是在人的本能发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调整声带与周边肌肉的合理运动,产生强大而丰富的、符合歌唱技术需要的声音状态。

声带的闭合能力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其周围有关肌肉的协调配合。生活中本能的发声习惯,范围只局限于对方听得见的距离,没有太大的音量与音区的要求。

02.呼吸的误区

有很多学生苦闷呼吸训练中做得很好,而发声时气息却不够用。有关呼吸问题的误区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吸气时气息到达的深度不够。吸气扩张的状态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显然是大有区别的。

二是气息与声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声音“搭不上气”。也就是没有运用气息歌唱的习惯,张嘴就唱,把呼吸动作与歌唱的用声动作分割开来。

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歌唱意识:只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才是有效的声音,只有正确作用于声带的气息才是有效的气息。

03.共鸣的误区

声音共鸣主要在口腔、咽腔,说明了口咽腔在整个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这个区域出现的认识上的误区也是最多的。

所谓的口咽腔打开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开喉咙”。很多学生把缩紧舌头误认为是打开喉咙。一方面破坏了基音形成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口咽腔的顺利打开。

口咽腔打开的关键要做到:在稳定的基础上松喉咙、松下巴、松舌头,使这几个部位处于“自如”状态。

04.语言的误区

歌唱发声动作主要指喉、咽部的正确打开,声门和呼吸的协调运用。那么语言动作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发声动作的稳定呢?

一是舌体在歌唱发声时始终处于放松状态,不能随母音、音高、音量的变化而僵硬或紧缩。

二是辅音的发出应在喉咽稳定打开后迅速完成,听觉上如同时进行的一样,要点是辅音的除阻不影响喉咽状态的稳定。

三是相关的部位发生作用时,“只用最必要的力量,排除任何支援性的和连带性的紧张”。

通过对以上存在的几种问题的误区分析可以看出,生活中发声动作、呼吸动作、语言动作等的本能习惯是产生诸种歌唱认识误区的直接原因。在声乐技能学习中,只有建立正确的歌唱概念,排除讲话习惯带给我们的影响,声乐演唱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要学声乐呢?

1、容易入门

声乐比器乐在音乐表达上更直观,所以更容易入门。声乐曲最大的特点也是最有别于器乐曲的一点就是——它有歌词,能够让你马上就知道这个音乐讲述了什么故事,要表达什么内容。而且,你能够很快就体会到由自己演唱来表现这个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

2、不枯燥

唱歌大部分人都喜欢,许多人都曾经有过自言自语一般地唱歌和编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在高兴时不自觉地哼起得意的小曲儿。可见,歌唱能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会让我们感觉更加亲切。

3、演唱方便

唱歌不需要固定的场合,也没有太大的限制。如果你愿意走着唱,站着,坐着唱都行,身体就是你一生的乐器,走到哪儿,唱到哪儿,比较方便。而且,你学会唱的歌曲,旋律,一般很难忘记。

4、易获得成就感

相对器乐曲而言,歌曲短小精悍,学会唱一首歌远比学习一首器乐曲所花时间要少得多,也容易得多。你能够自觉并有效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好听又简短的歌曲会使我们在短时间就获得成功的快乐。


【图片】5、锻炼记忆力

记忆力是需要不断训练的,你在演奏的时候,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记住乐谱上的一切标记,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好的锻炼。

6、培养专注力

当你学习音乐时,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才能记住那些乐谱上的音符和各种各样的标记,并且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会老师所教的演奏方式和各种乐理。


7、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对着乐谱开始演奏时,你必须在几秒钟之内把所看到的音符和各种标记记住,并立刻作出反应,随后通过大脑发出指令,让手指灵巧地活动起来。大脑发出指令,让手指灵巧地活动起来。

8、陶冶性情,培养美感

在演凑乐器和演唱歌曲的时候,让自己学着去体会音乐中传达的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