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陵川南神头二仙庙 - 一个人的古建调查(5)

 铁皮515 2019-04-29

二仙庙在晋东南地区分布广泛,供奉真泽二仙,是姊妹俩,相传宋代时宋军与西夏作战,路过二仙的家乡,二仙化身农妇为大军送饭,宋徽宗政和年间敕封为冲惠、冲淑真人,庙号真泽,民间供奉二仙还与祈雨有关,相传二仙能保一方风调雨顺。

    南神头二仙庙是晋东南地区众多二仙庙中的一座,位于山西晋城陵川县城东南约十二公里的石圪峦村外,1994年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10月利用十一假期第十四次赴山西访古,前往石圪峦村寻找二仙印记,穿过小山村,爬上一座小山,暮然看到山坳里的二仙庙全景,破破烂烂的一大片房子,心头不禁一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能这样?

    南神头二仙庙面山而建,这样的位置选择比较少见(题图),进深较大的一进院布局,现存正殿、东西朵殿和东西配殿,与正殿相对的戏台已经毁掉,仅存台基,庙外还有三圣祠等数座建筑。所有这些建筑要么残损严重,要么完全塌毁,没有一间好房子。

    庙内存有两块清代的重修碑,分别是康熙十七年和道光二年,没有发现更早的,两块碑均称“其创始无所考”,南神头二仙庙正殿的创建年代已无文字记载,根据建筑形式推断为金代建筑。

南神头二仙庙正殿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平面近方形,建在青石台基上,檐柱及内柱均采用圆形木柱,普拍方及阑额均过柱相交出头,前檐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单抄单假昂重栱全计心,当心间采用一朵伸展很大的补间铺作;出双抄,令栱与两侧的柱头铺作相抵作连栱交隐;两次间各用一朵补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昂,用真昂,耍头也采用昂形耍头。前檐枓栱密集,第一跳上的慢栱通檐做成连栱交隐。


正殿大门

正殿前檐铺作层


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


前檐柱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昂(假昂)

前檐补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昂(真昂)

    两山面的柱头铺作分为两种形式,南侧柱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真昂,北侧柱头铺作同样是五铺作单抄单昂,但是用了真昂;山面只在中间心间用一朵补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昂,同样是真昂。


山面的铺作层

    后檐柱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假昂,只在心间位置用一朵补间铺作,两次间无,五铺作单抄单昂,用真昂。


 正殿后檐

    转角铺作正出与斜出都是五铺作单抄单昂,两个方向的正出采用真昂,柱头方延伸过去成为华头子,这与《营造法式》中记录的转角铺作结构“华头子两只,身连间内方桁”是一致的。

 转角铺作

    南神头二仙庙正殿的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看起来都是单抄单昂,却有多种结构和布局,有不少早期大木作在结构细节上不厌繁缛,最典型的是应县木塔,各种枓栱组合竟有五十余种之多,那时的工匠显然没有“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慢工出细活,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百看不厌的建筑奇景。

    正殿梁架采用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四椽栿与乳栿在内柱头上压接,这种结构前几天刚刚在古建扫盲系列的“四椽栿”里讲过。第二层梁架采用三椽栿对劄牵,其上是平梁,平梁之上以蜀柱和叉手承托脊槫。山面南边的丁栿在内柱头上平出,下皮与乳栿平齐,北边的丁栿为斜置,栿尾搭在四椽栿上,两条丁栿共同托举长四椽的系头栿,系头栿上置平梁形成歇山缝梁架。

 正殿梁架


前槽乳栿位置

    大殿东西山墙各有一副壁画,东山墙上的壁画二仙着红衣端坐上方,周围多是军人形象,描绘的应该是二仙为大军送饭的故事;西山墙上的壁画已斑驳,二仙居高台上,似乎与祈雨有关。两幅壁画都是清代风格,应该是清代某次维修时画上去的。


东山墙上的壁画,这面墙快倒了

    这座大殿充满金代风格,但现在的状况很不好,前檐屋顶塌了大洞,多处出檐处残损,渗漏的地方很多,东山面最南边一间的橑风槫已经折断,西次间前檐墙塌了,东山墙开裂内闪严重,墙上的清代风格壁画眼看要毁掉。


正殿屋顶塌的大洞

坍塌的前檐墙

东山面这点的橑风槫

    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间小朵殿,清代风格;东西两厢各有五间配殿,也是清代风格;朵殿和配殿的状况同样不好,要么失修严重,要么塌了数间。南侧的戏台已完全毁掉,只剩下青石台基和三面墙,戏台的东西面阔较大,有可能是一座五间戏台,山西乡村古庙的戏台大多数是三间,五间的并不多见。


东朵殿现状

西朵殿现状


东配殿,后檐屋顶大面积坍塌


西配殿,同样是大面积塌了


戏台早已完全坍塌

    二仙庙东侧的山坡上古松下还有一座三间六椽的小殿,根据碑刻是三圣祠,建于清道光三十年,供奉药王、瘟神和济毒,现在屋顶大部分塌了,只剩下骨架。二仙庙西南角还有两座建筑,已经完全塌了,只剩砖墙,看上去也有清代风格。


 三圣祠屋顶大部分没了,只剩下骨架


西南角的几座房子也全塌了

    庙内存两块维修碑刻,都是清代,记录了三次维修,分别是顺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和道光二年(1822年),其中道光二年重新碑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于嘉庆二十四年季夏兴工,大殿三间依旧更新,马王祠广生祠由根而起”,这段碑文中哪些是维修的旧物,哪些是新建都有交代,尤其是正殿“依旧更新”四个字表明古人对古物是十分尊重的,如果按照当代的做法重修,我们今天恐怕就看不到这座金代大殿了,对文物的保护并非现代发明,清代的小山村里就已经有了淳朴的保护意识,这种思想的流行可能是山西保存下来众多早期木结构建筑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道光二年重修碑上的“大殿三间依旧更新”

通往石圪峦的村村通很窄,遇到错车就得这样子通过

2013.10.05,调查南神头二仙庙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