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回绝孔子儒学入境,反而最终统一六国,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昵称413468 2019-04-29

孔子出游列国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大多时候是被逼的。春秋时期,国多,国又小,政权更迭较快,有的国君欣赏孔子,有的不喜欢,有的国家上任君王喜欢,继任者不喜欢,搞的孔子在各国之间进进出出四处避祸,后人只是为了尊重他,才写作成“周游列国”,目的是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孔子主要的路线在齐,鲁,晋,卫,齐之间,基本没有出中原。

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如何“理国”,讲究“仁爱”,君做君的事,臣做臣的礼,要礼贤下士。是一个国家统一后如何“坐江山”的思维。而当时的秦国还弱小,经常被别国欺负,连“江山”都不稳,怎么会接受孔子的思想?

秦国能统一天下,跟儒家没有关系,跟法家有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法家在秦国得到极致的发展,所以秦国才能统一天下。春秋战国时代,儒家的名声虽然高,但是没有一个国家会用儒家的学说来治国,因为儒家的那一套不能求存图强!秦国经过四代乱政后,又恰遇魏国崛起,秦国处在生死存亡的急要关头,秦孝公与卫鞅君臣联手,给秦国定下了法治的传统。之后秦国快速崛起,嬴政奋六世七王之威,终于统一了天下。

秦国能统一六国,接受的是能“打江山”的法家思想。全国统一政令,奖罚严明,能者多劳,英雄不问出处。另一个秦朝能统一六国的原因是,连续几代国君都能把这种思想统一执行下去。秦国错失孔子,与秦国统一天下并非巧合,这是大势决定了的必然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