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秦始皇,他的眼光早已看透千年!续

 明宁轩 2017-12-03

接上讲.......

后世评判秦始皇贪婪暴虐,滥施刑罚,弄得民不聊生,遂二世而亡。而焚书坑儒更是倒行逆施,只出于个人的自私就坑害儒家学子,毁灭了大量历史文献,经史典籍。这也是他在历史上负面影响最为重大的一个原因!


有关于焚书坑儒的相关资料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相关评论很多,笔者就不在这里老生常谈浪费篇幅了。我们首先搞清楚一件事,焚书是秦始皇首创的吗?

不是!

这个完全有史料可以证明。

《孟子》有云:诸侯恶周礼害己,而皆去其典籍。《韩非子》云:商君教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最起码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焚书的事情发生,而这也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统治的惯用手段,秦始皇只是沿袭了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哪怕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诸子百家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也在不断互相倾轧!百家争鸣,难道真的就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吗?从人性的角度去想也知道不可能。

而作为秦始皇,哪怕抛去其它仅仅作为一个君主,焚书的行为也无可厚非。再说这比起后世满清的“文字狱”来简直好上千万倍。最起码秦始皇没有刻意去歪曲一些字面上的意思来滥杀无辜。

所以在作者看来,秦始皇焚书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思想上的统一!

他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之后,已经敏锐的看到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王朝的延续。

是的,秦始皇早在两千多年前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时,他的眼光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而这实际上跟儒家思想一点关系也没有。

至于坑儒,其实只是跟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有关,大家也可以去查找一下,笔者个人认为以当时的文明程度和秦始皇的成就,追求长生不老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凡人,却坐拥天下!长生不老不管是不是真的,对他来说他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去求证。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发现自己被骗了!

匹夫一怒尚且血溅五步,何况是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再说也只是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而已,并没有把事情无限扩大。

实际上当时也并没有焚书坑儒一说。

它最先出现在孔安国的《〈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孔安国何人?

孔安国,字子国,鲁国人,孔丘十世孙!孔丘何人就不用说了吧?

而焚书坑儒的主要史料记载出自于《史记》。作者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也是儒家的人。

可儒家为什么要可以宣扬这件事呢?

有两点,一是对秦始皇的报复,二是扬名。

为什么说是报复呢?

这就跟儒家自己作死有关了。而且历史也早就为我们无数次证明了儒家是作死的行家。当然,现在我们只说秦始皇当时的情况。

当时最大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但秦以法立国,再加上儒家毫无任何实际的施政和治国手段,只会夸夸其谈,当然被秦始皇所厌恶。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可当时六国刚灭不久,遗老遗少一大堆,在武力方面是没办法翻身了,六国贵族妄图恢复周朝的分封制从而取得失去的权势,必须取得舆论上的支持和优势。法家肯定没指望,那就只有儒家。借着儒家的“克己复礼”废除郡县恢复分封制才有可能。

而儒家也正好崇尚去今复古,两者当然一拍即合。

孔子创立儒家著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尚书》记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为“功高三皇,德迈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去古。

其次《诗经》因为诗经中多赞颂历代君王,始皇不愿有六国遗党颂六国先王。

所以儒家必须也只能依靠这些人而存。

这么简单的伎俩秦始皇一眼就看穿了,于是才有了焚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这段话的意思是:

一:除秦记、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只有博士官所职才能收藏。其他人的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三十日后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苦役四年。

二: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三:有愿习法令者, 以吏为师。

对于读书人来说,只不过焚烧一部分再加上不准看某一部分的书籍罢了,要真想读书的话其它的书不一样多得是!

可这样却是在断儒家的根呐!对儒家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来说这仇自然就一下子结大了。

当然,对后世的那些儒家子弟来说,报复不重要,主要目的是扬名。很简单,粉饰自己嘛!你看咱们儒家为了天下苍生付出了多大代价,儒家子弟又是多么正气凛然!让咱们来助天子牧天下万民绝对是首选,是正确的选择!选我没错的!

这其实就是一种政治投机,而且在汉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极为丰厚的回报,于是才有了后来汉武帝刘彻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此后的儒学千年屹立不倒,主宰了后来整个华夏的思想。

可儒家在当时秦始皇面前行不通。这是为什么呢?

这需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儒家。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

咱们先仔细品读一下,然后再仔细想想,这些东西对秦始皇有什么用?千古一帝,更以秦代周,难道还要去走周朝的老路?

过于复杂的先不提,周朝的传统思想沿袭到秦,还有谁不知道?这些思想理念其实诸子百家中也都有,只是或多或少而已,用得着儒家再来刻意强调一遍吗?

就比如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认为只要人多读书明礼,就有品德修养,就会成为正人君子,从而与人为善。如果有人为恶,也要宽以待人,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么就天下大治了。

而法家却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所以法家主张严法明纪,预防人起恶念,对于作恶者更要严惩不贷!

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导人向善,手段不同而已。

在这里作者只想说,如果我们现在的国家治国用的是纯儒家那一套,那结果就...只能呵呵了。

实际上从汉朝以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都是施行的“阳儒阴法”,或者是“实法名儒”,表面上是采用儒家观点,实际上却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法统治天下,而用儒家的学说教化百姓。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儒家说穿了其实只是在靠一张嘴皮子忽悠而已,具体的管理办法那是一点也无!何况孔子曾经周游列国,最后却无一人采纳他的学说,回到鲁国还是不受重视,郁郁而终。虽然他并没有把所有的诸侯国全部光顾一遍,到了黄河边就打道回府,但走的国家也不算少了,如此多的统治者都不接受儒学,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秦始皇自然也看穿了儒家的本质,而且他还敏锐的发现儒学这种空谈的学说非常容易学习和上手,但是却毫无实用价值,一旦朝堂上充斥着这种人,那国家就危险了。而当时秦国的朝堂上已经悄悄混进去了不少这样的空谈误国之辈。所以必须消除它的影响,最起码也要控制不能任它无限制的这样发展下去。这才借机打压儒学,焚掉这些空谈之言,无用之书。

后世两千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秦始皇的远见卓识。如此前瞻性,令人惊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