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内的“发动机”,身体所有的功能都需要心脏泵血来维持。 心脏的内在变化,常常外显于体表。研究表明,通过检查或测量身体的5个部位,可以发现一些心脏疾病的早期线索。 耳垂 它是指起于耳屏间,止于耳垂边缘,成 45°角,且长度大于耳垂 1/3 的斜形褶皱,可见于耳垂的单侧或双侧。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这种耳垂折痕的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高,一般认为,耳垂折痕征是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线索。 但,耳垂折痕并不是绝对和唯一的指标,还应考虑患者其他方面的因素。因此,一旦发现耳垂存在折痕,最好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脖子 颈围作为反映上身皮下脂肪的指标,间接反映了全身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而高脂血症正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更有研究表明,颈围对于预测冠心病,较其他体脂指标更为灵敏。 腰 腹部是皮下脂肪蓄积的另一部位,因此腰围是另一个反映血脂情况的指标。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指出,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界限。 腰围超标也称“中心性肥胖”,它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现腰围超标,要及时去医院做血压、血脂和血糖检测。 手腕 脉搏反映着心脏的搏动,健康的心脏能稳定维持在60~100次/分,均匀且有节律地跳动。 太快或太慢、节律不齐、强弱不等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但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脉搏可短暂性增快,休息数分钟后即可恢复。 足踝 足踝是身体最低的部位,心脏功能正常时,下肢的静脉血能顺利回流至心脏;心脏功能不佳时,下肢的血液不能顺利流回心脏,就会表现为足踝处水肿。 其他原因譬如低蛋白血症、肾脏疾病、药物等因素,也都可能导致足踝处水肿。如果发现足踝水肿,需高度重视,尽快就医。 做到以下5点可以让护心有章可循。 定期体检 一般人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即可,40岁以下且有心脏病家族史,以及75岁以上者,建议每年做一次体检。 戒烟戒酒 吸烟者心血管病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 研究显示,戒烟对预防心血管病复发的作用占40%,戒烟24小时,心血管系统就开始受益,血压下降、心跳变缓,发生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意外的风险随之降低。 此外,饮酒量越大,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就越大,因此还应少喝酒。 多做运动 不少人认为,心脏不好就应多休息,避免运动。 事实上,规律的运动可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与不运动的人相比,每周做中高等强度运动的人,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风险分别下降64%和63%。 即便是心血管病患者,每周运动时间增加3小时,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就能下降31%。老人不妨打打太极拳、六通拳等。 低盐饮食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60万人死于高盐饮食引起的心血管病。 建议烹调时少用盐和酱油,可试着用香料或其他天然调味品代替,例如大蒜、姜等。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表明,身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 控制体重,特别是青少年肥胖,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本文编辑:吕亭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