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亚夫:在心里种一棵树,在梦里变成树

 gs老张 2019-04-29

文|葛亚夫

在乡下,人和树生活在一个村庄里,像兄弟,也像父子。人有老幼,树有高矮,那些参差的树,和村人一起出生、成长、荣衰,镌刻着一个村庄的家世。

乡下人都种树。孩子出生时,长辈给他们种树,孩子就有了兄弟。树和孩子一道成长,树茁壮,孩子健康。等孩子长大,树也成材了。若是男孩,就把树砍掉,给他盖新房,娶媳妇;若是女孩,就把树裁开,做成嫁妆,连同时光,从娘家嫁到婆家。 

孩子大了,也种树,他们给自己种,也给长辈种。孩子爱和长辈比高,他们的树,也和长辈的树比着长。时光你追我赶,当小树长大,大树就老了,长辈的腿脚也不利索了。孩子折根树枝,给长辈做个拐杖。有一天,长辈再也走不动,躺下了,孩子会砍棵树,做成“寿房”,把长辈搬进去,种进自家的田地里。 

人在,树在;人亡,树葬。有时,树比人还要忠诚。

当你看见一个村庄,其实看到的是村庄的树。在乡下生活过的人,心里总有一棵树,看一眼,就望见了家乡。也可以说,一棵树是一个村庄,每个枝丫上,都标识着回家的路。 

城里人不种树,没地方,也没时间。城里也有树,整齐划一,风尘仆仆地站在路旁。它们像城里人,面对面住一辈子,照了面,谁也不认识谁。 

人生如寄,地址不明。城里没有泥土,城里人便没有根。生活在半空中的人,无法在空中种棵树,看家守院。 

乡下人在城里住不惯。在乡下,地址都写在树上,找人和找树一般简单。你随便问,就有答案:门口有枣树的那家。如果你犹豫,他会补充:院里有棵石榴树,屋后有三棵槐树。在城里,他们会说什么路什么街多少栋多少号。乡下人直点头,却四顾茫然。他们只认识树,不识街道;他们熟稔树的花果,分不出楼的栋号。 

和树生活久了,乡下人也沾上树的习性。根扎在泥土里,枝叶伸在阳光下。向下,向上,生命并行不悖。树不急,不恼,不抱怨,日子缓慢而实在。刮风时,就当吹个凉;下雨时,就当洗个澡;枝桠断了,就耐心长出新的;缺水背阴,就伸长根、绕过去……

没有过不去的时间,没有迈不过的坎。隐忍、坚韧,树的品质,乡下人都有。认识一棵树,就认识了农民,读懂了农村。在乡下,树桩随处可见。树身可能成了房梁、嫁妆,也可能变成“寿房”,树桩则留在原地,用一圈圈年轮,记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是树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时光的年轮,像经筒,一圈又一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就富足,年轮也宽裕;旱涝灾年,庄稼欠收,生活就紧巴,年轮也逼狭。好也罢,坏也罢,日子还是一年一年过来了,一圈一圈地刻在那。 

我离乡久了,越来越像城里人。常常,我梦见自己变成一棵树。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在心里种棵树,夜阑人静时,回到从前树一样的生活。

作者简介|葛亚夫,八零后,生于安徽蒙城。笔名洛水、麦埊等,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学理而从文,从教而务农。支过边,办过报,兼过编辑、记者,现耕教于庄子故里。各类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小小说选刊》《散文世界》《读者》《意林》《人民日报》等报刊。获奖若干,文章被各种文本收录,部分被改编为中高考(模拟)试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