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驳易中天“传统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

 容易事情容易做 2019-04-30
驳易中天“传统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之说。

(轉自密行者公眾號)

看到了易中天先生的一段视频很是感慨。中国传统文化被误解到了何种地步!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凭自己的主观臆解,批判传统文化,否定先圣之教。他们一盲引众盲,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毁之将尽!本人热爱传统文化,虽才疏学浅、未能尽得圣人之的旨,却自愿身先士卒,与反传统文化人士一辩。今就易中天先生所论进行辩驳。

一、易中天讲到了“格物致知”,我们看下面《大学》里的这一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里有两个明字。

先说这第一个明字,这个明是“使天下明”,也可以理解为弘扬,欲使天下明白“明德”,欲弘扬“明德”于天下。

再说第二个明字,这个明是光明的意思。德,我们可以把他解释为性质、品质。关键是两个字联起来是什么意思?明德,具有光明的性质、品质,它指的是什么?在这里指的就是“道”,释家叫“本性”。道具有光明的品质,我们的本性是光明的。

再看“格物致知”。格物是什么意思?格物为什么能致知呢?格有阻隔的意思。阻隔什么?阻隔心对物的攀缘,阻隔对境生心。这里的物是广泛意义上的物,指的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包括了外物和内心的思维。达摩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外息诸缘是息下对外物的攀缘,内心无喘是使内心不再念念相续。心如墙壁,这也是说的阻隔啊,这样做是可以入道的,这是入道之门。格物致知,知什么?“道”啊。儒释道三家,三家说不出三个道来。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现代有些学者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符合本意吗?“推究”是要用思维的,对事物原理进行推究,这正是对境生心,念念相续。这和本意正好相反,本意说的是要“阻隔”。理解上的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易中天说“格物致知,最后的目的是平治天下,认为这个系统一切明确的目的是为了现实的、社会的生活。”这是不符合先贤本意的,先贤的本意是强调修身的重要性。看这一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先贤本意的重点不是平治天下,而是强调“格物致知,修身为本”,其它的都是末,先贤还说“本乱了,末也不会治”。

怎样才能修身?格物致知。先修已,这是强调自己先悟道的重要性,这也正是佛法所说的“未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只有自己先明白了什么是“明德”(道),才能将“明德”弘扬于天下。你自己都不知道,又怎么教别人?所以“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自己都没有明明德,却能将明德弘扬于天下,没有这样的事啊!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话还有一层含义,“明德”不以天子尊而自成,不以庶人卑而不能明。

二、易中天说“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真正的科学思维,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其实这并不是“传统文化的缺失”,而是“科学思维还未触及到、也不可能触及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道”。因为科学是做学问,用的是思维的方法。上面提到了入道之门是“格物”、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这与做学问的方法正好相反。用做学问的方法来入道恰恰是“南辕北辙”。《老子》里就有这样的一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益是增加,损是减少。这就涉及到具体的修行了,这里不做深入讨论。我们只要明白“为学”和“为道”是不同的。用“为学”的方法是不能“为道”的。

科学技术其实属于“术”的范畴,因为它是学问嘛。“道”为体,“术”为用。在强调“道”的时候,“道”就是本,“术”就是末。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即有道,也有术。我们什么都不缺失,如果非要说缺失,也是他们缺失,他们有术无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