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避免不了比较,怎样找到最舒适的自己?

 天悔大哥cqm 2019-04-30

今天是巧煮妇失业的第38天

昨天的文章发表以后,引发了本人朋友圈的一些讨论:

'哇没想到你这么会社交,可以教教我社交技巧吗?'

'社恐人士路过'blablabla

在正面回答问题之前,我想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以下的描述是否出现在你的any社交账号上:

1.面对陌生人一言不发,见到熟人如同话痨。

2.在熟人的场子上做千杯不醉的自己,在客户的场子上陪笑喝醉后烂吐。

3.在家里不洗头发,在公司素颜朝天,在酒吧胭脂粉黛沉鱼落雁。

。。。。。。

社交避免不了比较,怎样找到最舒适的自己? | 失业的第38天

其实这些描述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你的社交账号(对外开放的自己)or融入在你的生活血液中。每个人都会有一套属于自我的社交方式,而这一套社交方式是由多元化人格构成,每一面都是真实能触碰到的自己。有些时候,人类的社交方式可以提炼出共通的精华所在,而有些时候则会因个体而异有所调整和变化。

社交避免不了比较,怎样找到最舒适的自己? | 失业的第38天

先说说我自己吧。其实我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social queen,因为我的骨子里并不喜欢去讨好或者巴结别人,也没有要想和其他人一样过着类似的生活模式。但我仍然会保持对他人的基本敬意和尊重,在遇见陌生人的时候多以称赞和礼貌的语言为主,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不想打扰到对方,从而减少冲突和麻烦,保护好自己的独处空间

为什么我会这样?我想可能是童年的性格+生长环境所导致。从小到大我都比较喜欢自己做事情,也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事情(前提是别人主动提起我的时候)。不过,自己做事情总会碰到各种麻烦和条件不成熟,所以在与他人分享事情的时候,难免会碰到比较

一旦有了比较,在小朋友的世界规则自然就是零和游戏,只有输和赢,高和低,黑与白。所以在小时候由于客观条件(家境比较贫穷),加上缺乏来自长辈的引导,因此总会被比下去,长久以往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压。

也是因为这样,慢慢的我从一个愿意分享自己一切的人,变成只愿意分享一部分而更多保留自己的人。分享的那一部分,看起来既很美好,不会引起他人过多的关注和讨论,这样能够避免别人拿自己的情况与我做比较,从而不知不觉伤害彼此的情感。同时这样也能隐藏一些真实的自我(包括暗自观察学习到的知识和努力提升自我等),从而在某一天量变引起质变。于我而言是最舒服的那一个时刻。

总而言之,当过于执着于社交时,就会避免不了比较的痛苦;而当独处时,则避免不了独自解决问题时的困难(其实,现代社会想要完美的解决问题,能够调动的人脉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经验是找到这两者的平衡点,从而让双方的生活状态达到最优化。

社交避免不了比较,怎样找到最舒适的自己? | 失业的第38天

社交避免不了比较,怎样找到最舒适的自己? | 失业的第38天

3月份去台湾的时候,前前后后预订了3家民宿,都是单人房间或者是整一居室房源。台湾的服务业其实一直有在向日本学习和靠拢,所以感觉入住的时候管家都会特别热情的招待和介绍游玩相关的行程。

但我基本都很克制跟管家有过多的聊天交往,面对面聊天时保持微笑和礼貌,入住以后的行程基本都是随心所欲自己安排(当然也会暗中参照管家给的游玩建议)。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入住期间管家基本不会打扰我,而我也没有打扰过管家,两者相安无事五星好评

社交避免不了比较,怎样找到最舒适的自己? | 失业的第38天

社交避免不了比较,怎样找到最舒适的自己? | 失业的第38天

(在花莲和高雄住的两家民宿,一个人住非常舒适)

说这个例子,其实是想说在社交和独处两者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特别关键

在入住之前,我都会主动跟管家说明是一个人入住(一般出租这种房子的管家所接待的客人,很少是1个人入住的),这样可以让管家了解到我的需求(需要一个舒适的大空间放松自己),然后也会适当回拒管家的一些推销行为(比如一日游等),因为在那之前我已经学习且安排好入住后的行程了(这就是独处时需要解决的困难)。

但管家作为当地人,可以提供网上攻略上没有的知识点,所以当他们分享部分观点和提醒时,实际上就是在帮助我解决困难。所以当他们在分享旅行经验时,尽管聆听和暗中修改部分行程,是我的普遍做法。

希望以上的论点和例子能对你的生活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