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科技蚕食银行地盘,网络巨头独占垄断利润

 善猎者必善等待 2019-04-30

■ 文 | 鸿评论

随着苹果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华尔街突然意识到来自硅谷的一种无法忽视的威胁。

虽然受《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影响,一家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不能同时成为一家银行。但科技巨头们正在悄悄绕开这一管制,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不断夺取银行的客户关系资源,将利润最高的业务收入囊中。而银行未来恐怕会逐渐“水电化”,仅仅提供存钱的基本服务,虽然重要,却不再受人关注。

银行已经意识到了科技巨头的威胁,但明知“有毒”,却仍要吞下“糖衣炮弹”。这和银行的经营模式有关,银行有三大基础功能:1.资金保管;2.资金调动;3.流通网络。其他业务如信贷业务、资产管理、交易业务等等,都是在这三大功能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万变不离其宗。

但是银行也有短板,就是接触客户、获取客户的能力不如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在美国,是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科技大佬,在国内,是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科技企业的产品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每天都离不开的,对用户来说是最亲切最熟悉的获取服务的“入口”。Facebook全球有20亿用户,微信有10亿用户,如果他们能凭借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快捷、专业、免费的金融服务,那用户为什么还要依赖传统银行昂贵且低效的“咨询服务”?不难想象,如果你在手机上轻点两下,微信就能根据你的情况为你量身定制一套理财方案,而且事实证明效果和银行的方案一样好,而且还完全不收服务费,那么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所以银行面对科技企业的挑战,只有“等死”与“找死”两个选项。要么选择与其合作,让科技公司将成为银行的分销来源,但结果是客户关系将被科技企业夺走,这是“等死”。要么选择和科技企业划清界限,坚决不让其接触自己的客户资源,但下场是立刻被客户抛弃,客户会毫不犹豫地转投其他能提供更便捷服务的银行,这是“找死”。两相权衡之下,还是“等死”吧。

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苹果、谷歌、Facebook都已经或者正在准备进入支付领域,苹果与高盛联手推出信用卡业务,亚马逊寻求与摩根大通合作推出支票账户,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小企业贷款领域蚕食银行的地盘。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银行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被科技企业夺走,越是高利润的业务,也将越早迎来这一天。麦肯锡称,北美金融业1.35万亿美元营收的40%可能流向亚马逊等科技公司,或因价格竞争而流失。

但科技企业在美国并不会彻底取代银行,因为其较成熟的商业文明体系不会允许颠覆金融行业格局的情况出现。比如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试图建立自己的银行。但无论是尝试收购地方银行,还是申请自己的执照,每次都被监管机构、说客、议员和监管机构组成的团体阻挠,最终经过近10年的挣扎,在2007年放弃了申请银行执照。

这说明了在行业壁垒分明的美国社会,科技企业受到了严格监管,不可能彻底取代银行,二者只能选择合作。当然,合作的结果就是科技巨头把利润最高的业务切走,银行只能从事最基础的资金保管、流通等业务。

而在中国,因为我们现在并没有严格区分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分界线,所以互联网巨头们可以野蛮跨界生长。这究竟是福是祸呢?我们现在还不好下定论,但至少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角度看,科技企业的金融业务未必会更强。当然,随着商业文明的逐渐完善,商业法律的不断迭代,我相信中国的金融科技一定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银行的业务将被压缩至最基础的功能范围内。不仅高利润的服务内容被科技企业切走,就连支付业务也可能被数字货币颠覆,因为在“点对点”的数字货币支付场景下,已经没有了银行的立足空间,就像有了手机之后人们不再需要BP机。

在金融科技的全方位蚕食下,银行也许不会消失,但会逐渐退出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最终可能退化为像电力公司或自来水公司那样,虽然很重要,但却不受人们关注。

未来的银行将仅仅提供存钱的基本服务,而驱动金钱流动的力量将逐渐转向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将夺取银行的客户关系资源,切走利润最高的业务,这是其对华尔街最大的威胁,也是华尔街担心硅谷入侵的最大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