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懂装懂,害人害己——致那些死去的和将死的公关公司?

 路美机构 2019-04-30


写了很多关于市场营销的文字了,发现自己更多的是在讲营销方面的道理而不是去讲企业,昨天的一些想法让我觉得很想分析一下目前的公关公司是怎么走上绝路,又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


公关公司的起源

哈,我不是真的要说公关公司的前世今生了,因为我觉得真的有一些顾问咨询、公关公司确实强大到了我无法评价的地步。我其实想说的是自2000年以后出现在国内那些中小型公关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之中都有我的朋友在开设着公关公司,我很佩服他们有的很辛苦的支持到了今天,但是我更觉得可惜的是太多太多的朋友们的公关公司都关门了。

目前,国内的公关公司,特别是新公关公司有一个共性——大都是辞职的媒体人开办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一家新公司设立初期就已经具备了一些媒体渠道资源,但是不好的地方则在于这样的创始人也把固化的媒体思维带到了公司之中。除了媒体人之外,公关公司的股东成分的重要组成很有可能是某甲方的市场部负责人,或者前负责人,这样的股东一般来说是被媒体人“拖下水”的。

就这样,前媒体人加上某甲方市场部负责人就成立了一家公关公司。


公关公司的问题

“公关”的概念是被西方人带到国内的,而公关的其中一个环节是要通过媒体资源进行曝光和大众取得联系。而国内的媒体人所创立的公关公司受个人知识体系所限,只看到了公关作用于媒体的这一局部,所以,公关公司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误以为媒体曝光就是公关的全部,媒体发稿就是公关公司执行的全部”。

没有学到“公关”真正的意义也就罢了,媒体人们还把做媒体时的一个通病也带到了公关公司——“做自己能做的,而不是客户想要的”。中国人口众多,所以哪怕是很小众的媒体也会有一个绝对多的受众关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媒体并没有切实考虑媒体受众的口味,而只是在招聘能够完成工作的编辑、记者,编辑记者们又本着拿工资(姑且不算车马费……)的态度做着一些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文字……,无论是平媒还是网媒或者电视……,有机会谁都可以问问那些在职的记者和编辑:“你们知道你们的受众到底是什么人,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吗?”正是因为这些媒体人的固定思维,也让他们开办的公关公司根本不懂得去了解甲方的需求,也就更不要说去解决甲方亟待解决的问题了。第二个问题:“很多公关公司只是做自己能力以内的事情,而不是提供真正的甲方市场解决方案”。

公关公司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则是“同质化竞争”。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公关公司的决策者都是媒体出身,都是用相同的思考方式,都是采用相同的发布渠道……,最后大家在竞争的是什么?一是在比和媒体、和客户之间的人际关系,二是在比谁更能压缩执行的成本。人际关系的存在是目前还有一些中小型公关公司存在的原因,而陷入价格竞争则是公关公司死掉甚至是行业逐渐被毁掉的根源。


公关公司问题的根源

不专业!——就这三个字就足以概括目前公关公司的现状。

俗话说人们从事的行业有三百六十种那么多,每一种行业都有自己的学问、技巧、手艺,从现代社会科学角度而言,每一个行业都应当有自己的行业技能,除了——公关公司。无论是我听到过的,见到过的……,公关公司的工作人员当中有人学过市场营销学吗?有人知道市场营销专业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或技能吗?

有一则高考笑话是说:高考时,文科生在发明公式,理科生在篡改历史……,现在的公关公司难道和这个笑话说的不一样吗?公关公司们不正是在“发明创造”着一些完全错误的“营销知识”吗?

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公关公司关张大吉,可更有趣的现象是居然凭借着这么多不专业的人用不专业的理念以及不专业的手法创造出了一个行业……,太恐怖了!


公关公司的未来

很多营销圈的朋友总是会恭维我,说我如何如何懂营销,可我觉得和他们比起来,我只是在做营销相关的工作而已,他们觉得我懂,只是因为他们做的都不是市场营销。

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我觉得大多数公关公司是没有未来的,他们要么在越陷越深的价格战中挣扎着死去;要么在不懂装懂中的执行中被甲方否定;要么随着甲方关系的破裂而是失去生存基础……,除非……

除非现在的市场人、营销人真的去学习了,真的懂得了什么是市场营销!


特别强调一下,我说的市场人、营销人不止于乙方公司,甲方的市场部工作人员同样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