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辣条禁售令|一包辣条的前世今生

 心本心123 2019-04-30
时事 2019-3-20 2019-04-30 19:32:37 11734人

辣条禁售令|一包辣条的前世今生

壹笔·作文

对舌尖上的安全,消费者最关注、最担心。自3·15晚会曝出辣条生产的问题后,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316日发出了学校及周边200米内禁售“辣条”的通告;318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通告,在全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辣条”。

 

规定200米范围有依据

甘肃回应:校园及周边200米的范围,是商贩最为密集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容易聚集、购买零食最方便的地方,因此监管部门提出,在该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辣条”。此次公告旨在提醒学生和家长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辣条生产“辣眼睛”

在“虾扯蛋”辣条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却是油污四溅、脏乱不堪的环境,所谓的“虾扯蛋”根本没有虾和蛋,除了面粉,就是各种调味用的添加剂。这样的环境和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显然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然而,类似的企业在全国多地都被发现。

以下三种食品添加剂超标是辣条的常见问题:①安赛蜜:甜味剂,超标会危害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②糖精钠:甜味剂,超标可能致癌,糖精钠不能用于调味面制品;③甜蜜素:甜味剂,超标会危害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 

辣条生产车间
辣条生产车间

▎辣条的网红之路

201411月,网络热点“老外吃辣条”,使辣条一炮而红,出道即巅峰。

时至今日,辣条仍然在网红大军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吃包辣条压压惊”“老外吃辣条挑战”“女朋友说她在吃辣条”“吃包辣条冷静一下”等“辣条梗”中持续走红。辣条用自身的魅力吸引了一届又一届的网友自发为它传播。​ 

▎一个贫困县打下的辣条“江山”

如果不是因为3·15晚会,可能很多人从未听说过平江。被曝光次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就在其官网挂出通知:连夜召集县内100余家辣条企业负责人召开整治大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辣条企业已突破1000家,产值达580亿元,其中平江就达200亿元左右,可谓占据全国辣条产业“半壁江山”。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山坳里的小县城,31日才刚刚脱贫摘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上千家辣条企业中,由平江人创办的占比高达90%以上;全国99%以上的面筋经营者,都是平江籍。如今,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微辣时评

时评角度1:辣条监管还得靠“国标”

目前来说,辣条尚没有统一国标,只有河南、湖南等地制定了一些地方标准。而这些标准已出台多年,很难说是否符合当前渐趋严格的食品安全要求,且标准之间存在“打架”的情况,有的将辣条视为“调味面制品”,有的视为“挤压糕点”,可以使用的添加剂种类数量也不同。有学者认为这些标准的高盐、高油、高糖问题都没有解决,铝限量标准也太高。标准不一,检测依据和监管尺度自然也不同,这给企业生产、市场监管、消费维权都带来了不少争议和困惑。辣条国标呼之欲出。

 

时评角度2:​网红零食,还是垃圾食品?

辣条是网红零食,还是垃圾食品?深厚的群众基础,为辣条的经久不衰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8090后的童年回忆、各种表情包和段子的强力助推、外国人吃辣条引发的全民狂欢、流量大平台的传播效应……共同为已经20岁的“网红”小零食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流量。目前,处于风口浪尖的辣条,正是考验其生存能力之际,倘若能解决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问题,再活几十年也不是问题;倘若不能解决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卫生问题,“网红”也会“过气”。

 

互动留言

你喜欢吃辣条吗?3·15曝光后,你还会继续吃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