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

 欣然书斋 2019-04-30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由东晋时期范甯集解,唐代陆德明音义,杨士勋疏。全书共二十卷,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内容上是对《春秋》的注解,侧重解释《春秋》的义例,与《左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此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元刊十行本。

《穀梁传》一般认为属于“今文经”(见今古文经学)。全书正文23000多字,采用问答体解说《春秋》,重点在阐述经义即《春秋》的政治意义,与《公羊传》风格类似,但在许多义理和考据问题上有歧异。一般来说,《穀梁传》的解经风格比较平实,与惯说高言大义的《公羊传》形成对比。汉武帝时“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汉宣帝时则重用《穀梁》学者,立为学官,“自元康中始讲,至甘露元年,积十余岁,皆明习,乃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穀梁》同异,各以经处是非”,这是由于宣帝的祖父戾太子“少壮诏受公羊《春秋》,又从瑕丘江公受《穀梁》”,东汉以后,《穀梁》之学日渐衰落。唐代将《穀梁传》列为“九经”之一,又列为《十二经》之一。

东晋范甯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范甯本人还搜辑诸家训释著《春秋穀梁传集解》,标榜“兼采众说、择善而从”,唐人杨士勋又为之作疏,成《春秋穀梁传注疏》。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注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