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中学校长孙英杰:“文化·品质”教育的践行者

 王晨4uzqrby45b 2019-05-01

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中学校长孙英杰:“文化·品质”教育的践行者

管道局中学校长孙英杰

“这里的校园面积只有78亩,却涵盖了“一石、一亭、一廊、七园”,每一个角落都在校园文化上下足了功夫。”2019年1月8日,本刊记者来到廊坊市管道局中学,进入学校的大门,便置身于三栋教学楼的中央,正前方是高中部,左手旁是国际部,右手边是初中部,孙英杰校长告诉记者“这三栋楼合起来是一个‘品’字,‘品’意为品质,代表着教师的师德师风,也是对学生们能够成为品质卓越的人的殷殷期望。”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品质是学校的生命线”,2017年9月,孙英杰被任命为管道局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经过深入调研,在学校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孙校长提出了创建“文化·品质”学校的发展目标,“管中人要始终保持爬坡过坎的精神,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作风,勠力同心,为创建文化·品质学校建功立业。”

2018年12月,孙校长荣获了2018年度中国好教育盛典“中国好校长”的称号,这位“创造奇迹”的校长,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与校领导班子携手并肩,带领管中人实现了创建工作的良好开局,引领着管中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不断发展。“文化·品质”逐渐成为管中人的烙印,在这场新征程中,他也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着自己的教育情怀: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在与孙校长的交谈中,听到最频繁的一个词就是“落到实处”,创建“文化·品质学校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要将文化与品质融入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建设上、融入到教师的教学理念上、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如此才是真正的有意义。

校园文化·品质“真看真感受”

“校园文化要做到‘真看真感受’,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只要进入到管中,就能够看到、感受到管中的校园文化。”管中的校园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在环境的建设上,却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泰山石上刻着“守正出新,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励德亭诠释着“励公励真、励德励能”的校训;名人廊寓意着学校秉承“遵循规律,启迪智慧,激发潜能,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守正园、敏行园、劝学园等体现着人与自然、现代文明与中华传统文明的相互交融......进入到高中部的教学楼,以“自强”为主题的巨型浮雕,分别贯穿了古代文明、现代科技、教育传承三条主线,目的就是要让教师每每看到,便能够深受启发,投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中去。另一方面,为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孙校长号召学生们在学校的走廊内设置了艺术书架,同学们把自己的好书拿来和伙伴分享,共同成长。学校还制作校歌、重新设计校旗等,一步步构建起校园的文化体系。孙校长表示,要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起到“文化品质育人”的作用。

管理文化·品质“刚柔并济”的管理理念

“要想把学校的管理做好,在管理理念上就不能落后,要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创新出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理念。”用“刚柔并济”四个字概括孙校长的管理理念最为合适。

“通过弹性管理,要实现员工都能自觉落实各项工作。”为规划制度框架,形成管理体系,孙校长带头编写了《管道局中学管理全书》,让教职工有章可循;重视民主管理渠道。认真对待每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让职工参与到管理学校的工作中,真正做到群策群力推动学校良性发展。同时,管中对于职工不采取打卡制度,而是实行“一元餐”,教职工只需一元钱就能在食堂吃到可口的饭菜,这不仅给教师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课程经验的平台。制度是准则,是没有例外的标准线,但是遵守制度的方式却是富有人情味的。在遵守制度的同时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自觉落实各项工作。

课程文化·品质以课程开发体现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

对于学校课程设置,孙校长提出相应理念:“管中不仅要将基础课程做好,还要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开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对此,管中的课程文化体系从内容上包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德育课程,从层级上包话三级:以国家课程为主的标准课程交化、以社团、社会实践为主的校本课程文化、以教师自主开发为主的特色课程文化。管道中学附属小学的校本课程、社团多达60多种,有国际象棋、航模、舞蹈、跆拳道......每年三月份还会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将活动与课程相结合。同时,学校还在不断开发以老师为出发点的特色课程,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开设兴趣班,丰富学生们的社团活动,这不仅给老师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方面,要体现理程文化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从而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战略目标。”

课堂文化·品质深入落实教学十六字方针

“课堂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时刻以学生为主体。”管中的高效教学十六字方针“预习指导、精讲精炼、合作互动、总结提升”正是对课程文化的精准概括与要求。孙校长表示,课堂并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老师只要把该讲的讲完就完成了授课任务,而是要和学生多多互动,建立师生平等和谐、因材施教的课堂气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谁的课堂谁负责,教师不能只教不管,要把全员教育落到实处,将课程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

学校每一学期都会进行学生测评,任课老师的授课情况会被真实的反映在打分里,分数列入学校对老师的考核中,教学相长,在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促进下课堂品质不断提升。

人文文化·品质培养具有“管中品质”的“管中人”

“管中的人文文化品质可以用和谐和至善来概话。”为了促进人文文化品质的发展,孙校长将重点放在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抓好大课间的体操演练。保证学生的在校锻炼时间,以强健学生的体魄;长期开展系列心理教育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团结的力量,加强责任教育,并让学生养成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长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序列活动,以及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学农社会实践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们的品德、修养、境界得到提升。每一个从管中走出去的学生都应具有管中品质,一言一行都体现出管中人的特有风貌、文化传承,体现出一名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品德素养。”

目标文化·品质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德才兼备,乐于奉献

对于文化·品质的追求可以归在一个“人”字上面,通过创建文化·品质学校,教师能够始终保持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记育人的使命;学生们能够树立理想信念,积极进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管中的培养目标就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德才兼备、乐于奉献,这不仅是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是教师的发展目标。”总结归纳校园、管理、课程、课堂、人文等文化·品质建设,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为了实现文化·品质这个目标。

“要坚持始终要以德育为首位,用有温度的人文教育培养人,用有目标的素质教育锻炼人,新的一年,管中在创建文化·品质学校这条路上会继续努力”

正如管中校歌里唱的那样:

“致敬自己,相信未来,

人生几回拼搏才够精彩,

知行合一,百川归大海,

未来在召唤春天花正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