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甸出产翡翠,为什么缅甸人却不喜爱翡翠?

 红翡綠翠 2019-05-01

市面上的翡翠,基本都是来自于缅甸。作为玉石之王的翡翠深受我们中国人的喜爱。种水好的翡翠更是受到中国人的热烈追捧。

但是很多去过缅甸淘货的翠友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缅甸作为翡翠原产国,缅甸人却不喜爱翡翠?!

迫于生计的好恶

缅甸天然资源丰富,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缅甸前史上就有“黄金地”、“珠宝国”的美誉。

翡翠原生矿是岩石层,估量可挖掘lOO年以上,但挖掘本钱十分高,挖掘危险也十分大。

有资料证明,近几年缅甸方面每年大约投入25亿一30亿元公民币的挖掘本钱开发翡翠矿石,每年产出的原材料大约可卖价值20亿元公民币左右,总体上出资挖掘翡翠玉矿每年亏5亿一10亿元公民币。对矿主来讲,60%亏,30%平,10%盈余。

缅甸的珠宝矿业挖掘权,只打开给缅甸公民,能够独资私营挖掘。缅甸公民也能够同政府合营挖掘。

挖掘权有三年期限、五年期限,所以缅商出资者因时刻、本钱要素,须日夜24小时加工挖掘。缅商都尽量在挖掘权有效期将矿采完,不打算再出资续约延期,所以工人成了“生存的食物链”底端的牺牲品。

在面对生存与翡翠文化的选择上,无疑缅甸人选择了如何生存。在日以继夜开采的过程中,也许是对生活的无望,渐渐磨灭了缅甸人对翡翠的热爱。

相比较中国人,缅甸人也许更为看重的,是这些被人工挖掘出的矿产,究竟能卖一个怎样的价钱,而赚到手的钱又能维持自己生活多久……

时局动乱无心关注

自2013年起,缅甸的对外开放和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敏感阶段。缅甸最大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民盟)的重新崛起,已形成冲击未来政坛之势。而多种政治势力和利益团体的突然活跃,都给缅甸政局增加了不少复杂变数。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乱世黄金盛世玉”的说法。缅甸现阶段正处于乱世之中,金融货币体系崩塌严重。黄金是具有实际价值的硬通货,相比之下,翡翠在这种时候,就被缅甸人当成了一件没有实际价值的产物。

毕竟面对生存的困境与审美收藏,生存势必大于一切。所以缅甸人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慢慢欣赏翡翠的美。

经济条件落后

在政治时局不稳,连年战争的摧残下,缅甸的经济水平整体落后。人民可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解决个人温饱问题,中缅边境每天都在上演着偷渡打工的情况。

为了保证自己有收入来源,不少缅甸人冒险偷渡至中国境内。因为学历不高,也有偷渡的原因,在当地一般都做着艰苦的工作,薪水往往只能拿到正常水平的一半。

即便是翡翠文化影响颇深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国民总体经济实力低迷。人们对珠宝首饰的购买力和收藏力也非常弱。直到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才开始把目光共同放到翡翠的收藏上来。

文化缺失

我国自古就有玉文化的氛围,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翡翠在中国人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件值钱的物件,更代表着一种品行和传承。

我们以佩玉为美,甚至将玉当成传家宝,悉心保存后传承给下一代继续佩戴。一个时局动荡、经济落后的国家,又怎么会又心思去发展和挖掘自己国家的文化呢?

更何况在缅甸,并不存在玉文化的氛围,自然不会觉得翡翠代表着品行和美好的事物,也就谈不上如何喜爱翡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