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地生态整治助推绿色发展

 gobeyondlxy 2019-05-01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近些年,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的土地整治,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彰显了生态型土地整治对于助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

土地整治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土地整治促进了自然生态保护。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农用地整理基本上都经历了从服务于农业生产现代化到农业、休闲、自然保护、历史保护等多种利益综合平衡的转变。目前这些国家的土地整治十分重视农地景观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土地整治要与整治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

土地整治推动了低碳发展。土地整治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可以带来有利的生态影响,对低碳减排、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普遍重要性。

土地整治增强了环境承载力。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矿区土地复垦以矿区自然景观和公共环境恢复改善为重点目标。澳大利亚的土地复垦法律要求矿业主对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必须恢复到原来状态。德国土地复垦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自然恢复系统,包括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

以土地整治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

重视生态景观规划。德国、荷兰等国家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非常重视生态景观的保护,始终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荷兰在1985年修订的《土地整理法》中明确规定了景观规划必须作为土地整理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允许预留出最多5%的土地用于服务除了农业生产之外的其他目的。德国《土地整理法》规定,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之前必须由第三方机构以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先做景观规划。

注重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我国台湾地区在农地重划的设计与施工上采用生态工法,如:给水路生态工法,主要在于维持水生生物多样性。在矿山土地复垦方面,澳大利亚、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复垦技术,提高了土地复垦效果,改进了闭坑后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发挥财政资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导向作用。目前,德国、芬兰等国家的农用地整理不再由政府全部出资,而是需要土地所有者承担一定的费用。德国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分为两个部分,如公共设施的修建工程,一般由国家资助75%~80% (其中联邦投资占60 %,州投资占40%),土地整理参加者自筹20%~25%。根据项目建设的内容不同,所获得的政府资助比例也不同,如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保护措施,费用则完全由国家承担。

推进绿色化、生态化土地整治发展的建议

加强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当前迫切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理念贯穿土地整治工作始终,强化农田景观规划与建设。无论是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环节,还是施工建设环节,都要尽量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同时,注重乡土文化传承和修复,加强历史遗迹保护,保留地方人文特色,增强地区居民文化认同。

加大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供给。我国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明显。一是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缺位。二是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综合集成与创新能力弱。三是土地整治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缺乏。应主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土地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土地整治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工程技术和绿色材料工艺,全面提升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土地整治资金供应机制。应借鉴德国、芬兰等国家的做法,将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内容作为政府资助比例的重要条件之一,引导和推进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保护。在未来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实施“土地整治费用与景观生态保护挂钩”,由政府全部承担土地整治中用于生态环境和景观保护的费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土地整治向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

中国土地

《中国土地》(月刊)

         ——引导土地管理、饱含思想智慧

● 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一本力图探析地政理论、指导基层实践的地政管理工作月刊

● 更加注重对重大政策的权威解读,对地方典型经验的积极推介,对土地管理实践探索的客观评述,对相关政策与理论的探讨研究,对先锋观点的理论剖析,为您打造一份地政管理的精品读物

● 承30余年的办刊厚重积淀,《中国土地》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将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