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见顾随和叶嘉莹晚秋杂诗六首

 星河岁月 2019-05-01

自1942年9月大二伊始至1948年3月离平南下,叶嘉莹追随顾随听讲受教计有五六年光景。今天所能见到的师生二人互动的文稿,包括顾随致叶嘉莹的书信十二通、批改诗词曲习作十五纸,及叶嘉莹作《题羡季师手写诗稿册子》《贺新郎·夜读羡季师稼轩词说感赋》等诗词八首、为顾随五旬晋一寿辰所写“通启”一篇。除此之外,还有二人以“晚秋”为题,往复唱和的五组三十首七言律诗。

1943年,叶嘉莹(二排右一)与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留影

在1944年秋天前后不到两个礼拜的时间里,叶嘉莹写了六首七律。第一首题为《摇落》:

高柳鸣蝉怨未休,倏惊摇落动新愁。云凝墨色仍将雨,树有商声已是秋。三径草荒元亮宅,十年身寄仲宣楼。征鸿岁岁无消息,肠断江河日月流。

据《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书中描述:“写这首诗的情景我还记得,秋天下了场雨,天气就冷了起来,到处是一片秋意。”“写完这首诗不久,我又写了一组七律共五首,题为《晚秋杂诗》”,“是偶然跑出去看了郊外秋天的景色写出来的”。原诗如下:

鸿雁飞来露已寒,长林摇落叶声干。事非可忏佛休佞,人到工愁酒不欢。好梦尽随流水去,新诗惟与故人看。平生多少相思意,谱入秋弦只浪弹。

西风又入碧梧枝,如此生涯久不支。情绪已同秋索寞,锦书常与雁参差。心花开落谁能见,诗句吟成自费辞。睡起中宵牵绣幌,一庭霜月柳如丝。

深秋落叶满荒城,四野萧条不可听。篱下寒花新有约,陇头流水旧关情。惊涛难化心成石,闭户真堪隐作名。收拾闲愁应未尽,坐调弦柱到三更。

年年樽酒负重阳,山水登临敢自伤。斜日尚能怜败草,高原真悔植空桑。风来尽扫梧桐叶,燕去空馀玳瑁梁。金缕歌残懒回首,不知身是在他乡。

花飞无奈水西东,廊静时闻叶转风。凉月看从霜后白,金天喜有雁来红。学禅未必堪投老,为赋何能抵送穷。二十年间惆怅事,半随秋思入寒空。

叶嘉莹说:“在我当年而言,这五首诗是写得不错的”,“我把这五首诗加上前不久写的《摇落》,一共六首诗抄在一起交给了顾先生”,“他不仅一字未改,而且和了我六首诗,这真使我感到意外的惊喜和感动”。顾随和诗题为《晚秋杂诗六首用叶子嘉莹韵》,诗曰:

倚竹凭教两袖寒,何须月照泪痕干。碧云西岭非迟暮,黄菊东篱是古欢。淡扫严妆成自笑,臂弓腰箭与谁看。琵琶一曲荒江上,好是低眉信手弹。

巢苇鹪鹩借一枝,鱼游沸釜已难支。拟将凡圣分迷悟,底事彭殇漫等差。辛苦半生终不悔,饥寒叔世更何辞。自嘲自许谁能会,携妇将雏鬓有丝。

青山隐隐隔高城,一片秋声着意听。寒雨催回鸡塞梦,西风牵动玉关情。眼前哀乐非难遣,心底悲欢不可名。小鼎篆香烟直上,空堂独坐又深更。

旧殿嵯峨向夕阳,宫槐落叶总堪伤。廿年古市非生计,五亩荒村拟树桑。故国魂飞随断雁,高楼燕去剩空梁。愁乡独醒已成惯,却望何乡是故乡。

一片西飞一片东,飘飘落叶逐回风。楼前杨柳伤心碧,天外残霞称意红。陶令何曾为酒困,步兵只合哭途穷。独下荒庭良久立,青星点点嵌青空。

莫笑诗囚吟不休,清才例合抱牢愁。车前尘起今何世,雁背霜高正九秋。放眼青山黄叶路,极天绝塞夕阳楼。少陵感喟真千古,我亦凭轩涕泗流。

叶嘉莹读后不久依韵又作六首,书长题为《羡季师和诗六章,用〈晚秋杂诗〉五首及〈摇落〉一首韵,辞意深美,自愧无能奉酬。无何,既入深冬,岁暮天寒,载途风雪,因再为长句六章,仍叠前韵》:

一杯薄酒动新寒,短笛吹残泪未干。楼外斜阳几今昔,眼前风景足悲欢。生机半向愁中尽,往事都成梦里看。此世知音太寥落,宝筝瑶瑟为谁弹。

庭槐叶尽剩空枝,一入穷冬益不支。日落高楼天寂寞,寒生短榻梦参差。早更忧患诗难好,每话艰辛酒不辞。昨日长堤风雪里,两行枯柳尚垂丝。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入世已拚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伐茅盖顶他年事,生计如斯总未更。

莫漫挥戈忆鲁阳,孤城落日总堪伤。高丘望断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人去三春花似锦,堂空十载燕巢梁。经秋不动思归念,直把他乡作故乡。

滚滚长河水自东,岁阑动地起悲风。冢中热血千年碧,炉内残灰一夜红。寂寞天寒宜酒病,徘徊日暮竟途穷。谁怜冬夜无人赏,星影摇摇满太空。

雪冷风狂正未休,严冬凛冽孰销愁。难凭碧海迎新月,待折黄花送故秋。极浦雁声惊失侣,斜阳鸦影莫登楼。禅心天意谁能会,一任寒溪日夜流。

和作再呈顾随,没想到又得到老师的和诗。《七言长句六章再和叶子嘉莹仍叠前韵》:

心波荡潏碧溪寒,意绪焦枯朔雪干。扫地焚香总无赖,当歌对酒愧清欢。大星自向天际堕,太白休登楼上看。此调明知少人识,朱弦一拂再三弹。

颠危正要借筇枝,一木难将大厦支。投宿群鸦影凌乱,归飞双燕语参差。无多芳草美人意,有限黄绢幼妇辞。乞与法衣传不得,南能一命记悬丝。

祇舍园居舍卫城,海潮音发大千听。无生法忍众生渡,希有世尊同有情。物化神游终外道,菩提般若亦常名。一心朗朗明如月,陵谷沧桑任变更。

端阳一去过重阳,霰雪交飞益感伤。四海扬波淹日月,九州无地老耕桑。休夸汉代金张第,不羡卢家玳瑁梁。几案无尘茶饭好,十年前是白云乡。

当年相遇桂堂东,此际全非昨夜风。澹澹月痕眉样小,摇摇窗影烛花红。间关绝塞途尚远,濩落生涯天所穷。唤起当筵龙象众,神槌一击碎虚空。

艰危不信此生休,辛苦那堪咏四愁。飘泊半生经九死,别离一日抵三秋。看来归鸟都栖树,立尽残阳更上楼。目极天涯情未已,何人砥柱在中流。

笔者在同顾之京教授整理出版《顾随与叶嘉莹》一书时,只辑得上述四组共计二十四首唱和之作,但据叶嘉莹先生之言,顾随还有另外六首和诗,只是难觅其踪。此一缺憾,到在2018年底,终得令人释怀。11月10日,我与河北大学出版社同仁到周伦玲老师家拍摄一部周汝昌先生的手稿,期间见到汝昌先生四兄祜昌手抄顾随诗词稿两册,大喜过望,逐页拍照留存。回来细加检点,竟有过去未见即《顾随全集》未收者数十首,其中,便有这题作《复用前韵》的“晚秋杂感”六首:

旧约新期应未寒,泪痕难共粉痕干。采兰幽谷空馀恨,置酒高堂亦鲜欢。淡墨犹能醉时草,空花只合梦中看。不须更待知音赏,好取鸣琴着意弹。

征鸿谁道解依枝,蒲溆芦汀足可支。水落河流声断续,天寒山色碧参差。月明星暗聊复尔,露重风高争得辞。愁绝岸头杨柳树,长条叶尽只垂丝。

纸醉金迷满大城,哀丝豪竹不堪听。茅庵坐隐悲无智,精舍谈禅觉有情。半世清愁遗胜业,一杯淡酒敌浮名。风声渐起市声静,数尽街头长短更。

日日朝阳转夕阳,素丝垂领更心伤。故陵千载悲无树,沧海何年好种桑。不见连舆归汉土,空吟携手上河梁。消愁未信终须酒,已认愁乡是醉乡。

西海之西东海东,阴云惨淡卷阴风。交河骨朽草自白,战地血殷花倍红。臲卼人寰竟胡底,艰难天路亦终穷。灵均呵壁千秋恨,搔首当年问碧空。

蝉噪蛩吟两俱休,雪筛风搅不胜愁。千林红叶难为醉,四野黄云非有秋。乌影初消夕阳路,雁声又到月明楼。天心并作禅心会,门外寒溪不住流。

除了补充六首佚诗,祜昌先生抄本中顾随另两组和诗的诗题和字句,亦与现今印行者多有不同。在抄本中,此三组和诗题目分别为:《晚秋杂感用叶生韵》《复用前韵》《三叠前韵即叶生韵》,可知,新见的这组本为“二和”。和诗字句,本文所录悉据抄本,本意即供读者参看,以察作者斟酌推敲的过程和用心。至于这三十首七律的精思妙义,借用叶先生一句话说:“能够一句一句讲出来的诗不一定就是好诗。”何况未必能得要领,如实奉赠如上,敬请方家自赏。

(作者为河北大学档案馆馆长、顾随研究所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