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之张铁威

 花样年华malan 2019-05-01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之张铁威
张铁威

张铁威,1967年出生于广东增城,广东大埔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作品《清江晓发》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16届亚运会“激情盛会·翰墨流芳—全国中国画展”并被收藏。多幅作品曾获广东岭南美术大展优秀奖,广东省美术书法作品联展优秀奖,广州市美术大展铜奖、优秀奖等。主编有《画风—当代广东中青年画家解读》等艺术书籍十余卷,出版有个人画集9册、文集一本。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之张铁威

  

张铁威:忘我无忧的艺术佳境

文/李人毅

 

处改革大潮前沿的广东,从政治、经济、生产到思想文化领域都在相互激荡中开发与拓展,尤其是文化艺术,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如万花筒般的令人眼花缭乱。艺术家也受到了重大冲击,特别是传统中国画领域,受到来自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能够保持一方净土谈何容易。但画家张铁威却在纷繁的世相中默守着自己的砚田,以超强的文化自信心和捍卫传统的勇气和决心,硬是在红尘滚滚的纷扰中打造出一方天籁般的艺术静土,使自己的艺术世界呈现出古扑、飘逸、淡雅与灵动的氛围,尤显出传统中国画在当代的时尚魅力。

能在国画作品中营造出艺术氛围的天籁境界,一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自信,二靠艺术追求的文化张力的打造。张铁威是一个具有充分文化积累的艺术家,他的文化积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幼到当下的文化修养的渐进式养成,二是肩负历史责任感在丹青传媒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三是文学创作成果对美术创作的拉动,这是画家学术内涵的三要素。

综合素质对于中国文人画来说,具有灵魂般的支撑。是文学与美术这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张铁威的作品充溢着鲜活的文脉特征。

他的文集《韩江夜语》和主编的《画风》杂志,都是画家功夫在画外的兼修。使得画家的个性,精神,气质都成为文人画的基本元素,使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那种诗情丹青的本质特色。

张铁威的诗情丹青,具有传神般的文学叙事特征。文学叙事的本事在于对事物细节的精准而宏观的描写,走进张铁威的画中,我们会明显看见艺术家叙事的铺陈和展现。有了细节的描写,才使得他的画作很耐看,更给品读的人以阔达的诗意般的审美想象空间。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之张铁威

《荷塘夜曲》/张铁威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之张铁威
《素衣刷净无尘垢》/张铁威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之张铁威
《清江晓发》/张铁威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之张铁威
《年年岁岁又一秋》/张铁威
 

竹林和小鸟是画家曾反复表现的内容。《风摇山竹》是一幅喻为小鸟的天堂的十分抒情的作品,整个画面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场景十分宏观,但却只有三种物象组成,即竹竿,竹叶和小鸟。那竹竿和竹叶的关系单纯而复杂,鸟与竹林的处理简约而富有变化,意境的营造全靠一枝一叶的细节来构成。细节的魅力使艺术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那枝与杆在呼吸着,叶与鸟在吟咏着,鸟与鸟在依偎着,与和谐惠畅的天地融为一体,给人忘我无忧的艺术空间。

在画面的每个局部中,都如一幅独立的景观,而这些局部都是靠具体物象来组成的,浩繁又不显絮叨,多重又不现凌乱,这就是画家文学叙事功力的体现。从一枝一叶推演到无限联想,赋予作品博大的艺术空间,诗兴般的升华了生活,这样的作品才富有生命力。

张铁威把每一幅作品都当作一篇美文来写,在他的梅花四条屏中具有艺术辐射力。这四幅画有如音乐的四重唱,以墨石位置的转换、梅枝与石的穿插呼应、交汇与转折的关系,形成了相互冲击迸发的壮美感。那疏与密,浓与淡,虚与实的对比,再加上恰到好处的题款压章,使画面外显空灵内润勃勃生机,传递着暗香致远的深邃意境。尤其画家起笔肯定、行笔流畅、收笔坚定,如写楷书般力透纸背,彰显了梅花的风骨。

张铁威的画以每幅突出一种意境来表现主题,并用笔墨和技法的强势表现来深化这一主题,传达出画家对艺术追求,给大众带来精神享受。

张铁威善于造境也善于写境,他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纪录性很强的田园风光。那挂满果实的南国树林和在满树春色中飞翔的小鸟,展现的都是生活的微笑;那莲塘花下栖息的水鸟,更有一番恬淡与悠然;这一切都让人忘记了我们所在城市的喧闹与烦躁,这画境是人类初始家园的回归;更是艺术家对诗情画意的追求和开辟,有深刻的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之,浪漫的诗化意境、严谨的细节刻画、精到的笔墨功夫,是画家能够心手相映地准确表述自己艺术追求的学术特色。

画家用自己的艺术追求,推进了中国文人画的表现领域,使古老传统焕发了青春,使古韵陈曲变为了时尚的炫音,为传统文化在经济大潮的前沿领地,营造了一块天籁静土。为繁华增添了艺术的淡泊,为喧嚣抹去一片凡尘,为我们展示出了民族文化的特有魅力。此文发表于《美术报》、《中国书画艺术报》等报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