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十年前遭受校园欺凌开始,我的人生就已经结束了。”

 萨拉丁123 2019-05-01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己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也会回以凝视。”

@尼采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年来,各种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社会的黑暗面被不断挖掘暴露在天光下。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溯到2018年4月27日下午,坐标陕西米脂。

这一刻,这里发生了一起恶性伤人事件:

犯罪嫌疑人赵某在米脂三中门口连续刺伤刺死19名学生,夺走9名学生的生命。

导致这个事件受到大量关注的,是媒体对事故原因的报道。

图 | 网络

嫌犯之所以会砍学生,是因为小时候在这所学校就读时曾遭受过校园暴力。而嫌犯出生于1990年,今年已经29岁,砍伤的学生和当年欺负他的人并无关联。

网上的评论有许多,有网友说:“善与恶一念之间。”知网上的一篇文章则说:“作案者有反社会人格。”

他们说得都对。如果报道属实,作案人赵某的性格一定存在某种偏执成分,他没办法消化掉校园暴力带来的痛苦,所以以这种偏激的行为发泄心中的愤懑之情。

这种一念成魔的行为的确反社会。

但今天,我想先跳出上述的道德批评,聊一聊受暴和施暴之间的关系,以一个更理性的立场去看待这场悲剧。

人性的弱点

“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

@荣格

先说核心观点:受暴和施暴有着很高的相互转化几率,两者其实只有一线之隔。

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学三论》里就曾提到过:受虐和施虐其实是一体的。

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让自己好过一些;而施虐者既享受虐待他人,同时也享受他人残暴地对待自己。

前一种颇有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意味,也就是人质情结:被害人在被劫持、威胁或迫害时,对犯罪者产生了崇拜情感。

也许你会觉得这很荒谬,无法想象世界上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正常人的道德壁垒建立得足够坚固,我们被普世的价值观驯化得足够听话,并且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刺激源(一般是幼时的巨大伤害和变故)。

如果一个人,幼年经历过痛苦的事件和变故,正常的教育又没有使他培养起足够完善的道德观,那种痛苦的回忆极有可能会使他走上施暴的路。

在我看来,陕西米脂惨案的作案者赵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被人性的弱点彻底掐住喉咙的人。

社会的缺陷

在赵某身上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个案也绝非偶然。

历史上很多连环杀人罪犯往往都有着痛苦的童年经历。

例如《沉默的羔羊》里的原型Edward Gein,在童年时期,受到占有欲极强、憎恨女性的母亲的不正常管教,成人后,他就以杀害女性并剥皮为乐。

基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众多的影视作品里也刻画了很多经典的罪犯。

2016年TVN大火的韩剧《信号》(Signal)中出现的红院洞杀手,就是因为幼年遭受母亲的虐待,而形成了孤僻的性格,成人后开始杀害性格同样孤僻的女性。

图 |《信号》中的红院洞杀手

美剧《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中第一季第八集中的罪犯也是因早期受过家庭暴力而产生施虐行为。在抓捕的过程中,探员感慨:“成长在那样的环境下,成人后成为杀人犯,并不稀奇”。

这些人之所以会成为杀人犯,除去个人的特定因素,也与社会大环境脱不开干系。以校园暴力为例:

1、有权有钱的人横行霸道,背后是家庭背景的差距;

2、学校本应是弱势学生最强大的靠山,是学生们可以健康成长的象牙塔,但实际上校园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成了暴力的温床;

3、社会上的第三方组织应该多关注校园暴力,减弱校园暴力的危害,但我国对NGO(非政府组织)的扶持力度不大,NGO资金薄弱,心有余而力不足;

4、家庭本应是孩子最后的防线与堡垒,但两代人关系的疏离、长辈对孩子校园生活的漠视或无知,导致孩子在受到不公对待时第一反应是自责而非维护自己。

这个思路或许同样适用于陕西米脂悲剧。

我们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归于人性的弱点,社会也应负起相应的责任。

虽说陕西的案子是一个极端的个例,不是每一个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人,都会拿刀朝无辜的学生乱捅。

但经历过校园暴力的朋友,一定都有过那种被痛苦回忆抓着不放的感受。

如果你已经察觉到自己有抑郁或者不正常的情绪出现,一定不能自己硬扛,要去寻求愿意听你倾诉的好朋友或是亲友的帮助,不要排斥寻求正规的心理治疗。

倾诉是你减轻负担的第一步,很多事情靠自己想通是不太可能的,你要学会和自己的痛苦和解。

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直面痛苦,不要把它当做洪水猛兽,当它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时,把它当做是一个正常的病症,积极寻求心理治疗。

对社会而言,也需要和一次次的阵痛和解。

学校、政府、家庭,每个环节都该重视起来,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制定好的规则,而不是逃避、无视。

《犯罪心理》第一季第八集片尾,探员Hotch和罪犯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Hotch:“在那样的环境下成长,遭受折磨和暴力,有些人(some people)成为罪犯也不足为奇。”

罪犯:“有些人(some people)?你刚才说有些人长大成了杀人犯。”

Hotch沉默片刻后说:“有些人长大后,成了抓他们的人。

消解痛苦回忆的方式有很多,而消灭暴力,让越来越多人远离暴力的威胁,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十斤 | 作者

《沉默的羔羊》| 插图

《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