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被高血压患者忽视的一项检查,它能直观反映血压控制效果的优劣

 天天听健康 2019-05-02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把血压控制好达到降压目标是最基础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对此也非常关注,但是降血压并非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的,阻止与延缓高血压对机体各个器官的损害才是高血压治疗的终极目标,其中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能知道高血压对心脑血管有没有损害呢?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征就是心脏左心室肥厚,它不仅是长期高血压导致一种心脏病理性改变,也是预测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强预测因子,是一项高血压患者必须定期检测的一个项目。

左心室肥厚是如何发生的?与心脑血管病又有什么关系呢?

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是心脏收缩功能的异常,心脏通过心室收缩将血液泵入血管,尤其是左心室起着主要作用;血液经全身循环后通过心脏心房的收缩回流进心脏;当左心室收缩增强而心房收缩减弱时,血液在血管中留存量增大,便引起了血压的升高。

因为血压升高,左心室需要更强的收缩才能将血液泵入血管,长此以往左心室便会增生肥大,但增生肥大的是心肌细胞的间质,实际上正常心肌细胞数量并不会增加,反而因间质的增生而引起有效功能下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

  • 左心室不断增厚 心肌细胞受损功能下降,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梗等危及生命。

  • 血压难以控制 全身血液循环因源头动力发生异常,大量血液滞留在血管中引起血压升高且难以有效控制,对全身各器官造成损害,引起多器官病变。

  • 引发房颤脑梗 心房收缩与心室收缩不同步,血液在心房中形成涡流产生血栓,血栓随血液流动进入脑血管引起脑梗,致死致残率非常高。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密切关注左心室是否有肥厚性的改变,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做了解,比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核磁共振等。其中心电图检查最简单方便,但很多人认为心电图检查只能发现正在发作的心脏病的问题,身体没有不舒服感觉时做心电图没有必要。

事实上,左心室肥厚是一种心脏形态上的改变,它是持续存在的,因此发生后随时进行心电图检查都是有效的,高血压患者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才是明智之举。

那么,当发现有左心室肥厚发生时该怎么办呢?

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缘于血压的升高,因此严格控制血压消除其发生的基础,是最有效的治疗;且临床证实,只要积极控制血压就可减轻左心室肥厚,特别是早期发生的左心室肥厚可以得到完全逆转。此外,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更合适的降压药或联合用药,有助于在更好地控制血压的同时,促进左心室肥厚的消除。

来了解一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血压控制的目标:

  • 一般目标:血压低于140/90mmHg

  • 理想目标:血压低于120/80mmHg

  • 高龄老人:收缩压低于150mmHg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