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肉确实是美国军事后勤的典型代表,也是最被大家熟知的。这种从五星上将到士兵都在吃的罐头着实是保证了美军的基本肉类保障,也源源不断的输送给盟国。更为关键的是美军有能力将这些罐头从本土的工厂跨越数千公里的海上和陆上运输线送到前线士兵的嘴里,而香烟的供应更是达到每周上亿支,为什么美国赢得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后勤要占一半的功劳。下图为“斯帕姆”午餐肉的吉祥物,美军将这只“猪”还画在轰炸机上 其实所谓的“午餐肉”并不是纯肉制品,他是美国荷美食品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研发的一款“人造肉”。他的主要成分是猪腿肉混合大量的土豆淀粉,加入油和食盐调味,再用少量亚硝酸钠保证红润的色泽,最终把这个混合的“人造固体肉”放到方形铁皮罐头中。这种人造肉非常便宜,只有40美分一罐,让那些大萧条时期吃不起肉的普通民众能“解馋”,甚至相当一部分美国家庭用它取代了真的肉。荷美公司给他起名叫“SPAM”,也就是我开头提到的“斯帕姆”,荷美不仅用它扭转了严重的经济困境,还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下图为“斯帕姆”的广告海报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军方开始大量采购这种便宜且能量充足的午餐肉,他的方形罐头也非常容易保存和运输。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总采购量达到10亿盒,荷美公司每周要交付超过1500万罐。可以这么说,在美军当中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很讨厌这种罐头,因为吃的实在太多了,早上煎午餐肉、中午烤午餐肉、晚上炖午餐肉,从早到晚几乎阴魂不散。美国士兵抱怨“哪来这么多的午餐肉?”而且荷美公司为了保证午餐肉的持续生产不得不降低肉类含量,大量增加淀粉,甚至使用劣质的油脂,这也是美国士兵在战争中后期讨厌他的另一个原因。 当然,抱怨归抱怨,午餐肉的确是保障了美军士兵的基本肉类保障,艾森豪威尔这样评价: 在二战当中,我和其他几百万大兵一样,吃了我那份午餐肉。我必须坦白,我对它有过一些不厚道的评论——在战争的压力下,你知道。无论如何,我得感谢你们的斯帕姆午餐肉。作为前任总司令,我想我可以饶恕你们唯一的原罪:你们送来的太多了。 除了美国之外,当时同盟国的其他国家也相继得到了“斯帕姆”的支持,苏联、英国、波兰、中国、捷克等正规军队和游击队,据统计美国人其实是在为4000万人的军队提供后勤。即便是美国士兵很讨厌吃午餐肉,但是这在别的国家都是“宝贝”,苏联官兵把他抹在黑面包上,赫鲁晓夫曾经也说过是午餐肉帮助苏联百万官兵度过二战的困难。 其实这10亿罐午餐肉只是美国二战后勤系统的代表作,除了午餐肉之外其他方面的保障也是面面俱到。下图为美国“好彩”香烟,他是美国二战军方烟草供应商之一,在二战高峰时期各大烟草公司每月为美军提供多达4.3亿支香烟和2000万支雪茄,整个二战为各国供应总量达到3000亿支。 还有我们超市里常见的“好时”巧克力,在整个二战期间好时公司为美国军方生产超过30亿条巧克力,高峰时期每周2400万条。M&M’s巧克力豆也是最受美军官兵欢迎的食品之一 可口可乐,1944年美军的消耗量为10亿瓶,整个二战可口可乐的全球总销量为100亿瓶 所以美军为什么赢得了二战的胜利?其实后勤要占一半的功劳,各种各样的罐头和饮料保障这美军的肚子和愉快的心情,更为作战提供了便利。下图为美国二战时期的K战斗口粮,一份可以保障士兵早、中、晚餐,包括饼干、火腿罐头、午餐肉罐头、奶酪、黄油、果酱、速溶咖啡、巧克力等等,注意右下角的“箭牌”口香糖,还有开瓶器、餐巾纸、火柴等辅助。除了K战斗口粮之外,美军还有C、B、D等不同组合的口粮 如果说美军后勤能力强,那么美国的运输能力则保证这些后勤品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美国在二战时期生产的卡车数量为238.23万辆,而英国的卡车产量排在第二,只有48.09万辆。这些卡车除了美军自用之外还源源不断通过租借法案输出,仅苏联接收的数量达到40万辆。下图为怀特666型卡车,可以运兵也可以运口香糖 还有用于海上运输的货轮,下图为美国的“自由轮”,他的建造数量达到2700艘,美军在设计他的时候专门对现役的各种军事装备和物资运送箱进行适配。而“自由轮”和“胜利轮”边造边改,建造工艺和流程也是不断优化,很多零部件和模块已经预先造好。“圣地亚哥·伊格莱西亚”号从铺设龙骨到下水仅仅24天,加上10天舾装,一共只34天。而“罗伯特·皮尔里”号在满士里造船厂仅用63小时就完成下水,这种建造速度甚至比德国击沉的都快,对德国来说“越打越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