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工,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但通过调研发现,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为人,品种,资金和技术。 所谓的人,就是由谁来经营管理苹果园。目前从事苹果生产的大多是60岁左右的人,因为年龄大了无法外出打工,便留下来从事果园管理。年龄老化,精力与体力不支,加之观念陈旧,接受新生事物慢,使果园管理,提质增效大打折扣。果园管理后继乏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果业要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由谁来经营管理果园的问题。通过“凤还巢”计划,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适度规模发展果业,在果业上大展身手。品种,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凸显地域特色,注重优质高效,坚持多元化,形成特色化布局。 金融部门要简化程序,对果业发展提供资金扶持,降低贷款利率,适度延长贷款年限。技术上要完善县,乡,村三级果业服务体系,建立果业乡土专家队伍,成立果业互助服务组织,解决疏花疏果,果实套袋临时用工难题。 现在种植端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好果子——越挣钱——越舍得投入——质量越好的良性循环,还有一种就是差果子——不挣钱——不想投入——不挣钱的恶性循环。 面对今年果园普遍花量大,开花用了大量的营养,花后树势弱,返绿慢,不利于幼果细胞分裂等等,这个时候我们果农更要及时补充花后营养,快速恢复树势,保证后期生长所需,提高果品质量。
天气热的像炉子,果农忙的疏果子。树上站的像猴子,地上立的像兔子。 脚下踩的是梯子,手上拿的是剪子。眼睛看的是果子,脸上淌的汗珠子。 时间贵的像金子,从不耽搁一阵子。有说有笑亮嗓子,好像来了戏班子。 个个戴着口罩子,生怕晒成锅底子。白天干活像疯子,晚上睡觉像傻子。 腰酸腿疼像瘫子,两腿肿的像罐子。心里想着钞票子,不觉高兴一阵子! 献给辛勤的果农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