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高考写作指导:由道德素养的材料作文引出拟题技巧指导

 老刘tdrhg 2019-05-02

相关材料:

王华同学对自己的公民道德素养评价是A等(优秀),他的理由是:“政治学科考试每次都是95分以上。”而同学对他的评价却是C等(合格),同学们的理由是:“王华同学不愿意帮助同学,集体活动不积极。”

以上这段文字给你何种启示?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审题指导】

1、抓关键词——道德素养

2、由现象看本质——道德素养高低不看分数看行为表现

3、由果溯因——考得好不如做得好

【写作指导】树立亮点意识

1、有助增分的亮点有:标题、开头(题记)、结尾、过渡段、主体段

2、精彩的标志有:语言优美、意蕴深厚

3、可借力的修辞有:反问、比喻、拟人、排比(三个以上并举)、引用、对偶等

4、表现力强的方法:生动的词句、丰富的词汇量

5、卷面赏心悦目:书写清楚工整、标点规范、段落适中、没有勾抹

6、层次性强

注意时空顺序;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内容(内容以今天)为主;符合逻辑认知习惯(并列、因果、递进、对比等)

例子典型、新颖、充实,多角度多侧面选材——考前可准备几个万能素材,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艺体育科学,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百姓官员,平凡伟大……

【靓丽题目】

1、论点式

做人要全面(王杰)

道德素养该用实践来检验(赵国良)

素养不仅体现在成绩上(高海南)

2、问悬式

分数代表一切吗?(陈威夫)

差在哪里(崔颖)

你真合格吗?(王菲)

道德修养,你得多少分(王亭)

你的道德素养真的是A吗?(崔楠)

道德该如何判断(王景川)

什么是高素质(刘军伟)

谁来拯救你,我的道德(鲁桂艳)

3、关系式

成绩不等于素质(魏乾)

成绩不等于道德(孙文博)

思想政治不等于道德素养(吴丽雪)

知识不等于道德修养(王静)

道德素养不等于纸上谈兵(闫钰)

分数,不代表道德素养(田双永)

智,并不能替代德(于凤双)

3、巧借重复

道德素养非分数素养(艾伟东)

心动不如行动(孟祥怡)

道德素养该放养(王越颖)

自认的优秀不是优秀(贺红霞)

4、化用名句

真善莫虚行——道德的理论与实践(陈昭羽)

才德需兼备(陈鹏)

学以致用(张翼鹏)

切莫纸上谈兵(李超)

道德不是说说而已(王浩)

莫以成绩论素养(于晨光)

素质不由分数决定(杨浩程)

道德素养论(顾胜男)

以人为镜(耿天宇)

道德之殇(耿思思)

5、比拟式

让道德素养回归(荣添)

为道德素养打分(崔旭)

理论不敌实践(刘金峰)

别让书本成为束缚(张彦喆)

让道德之花常开不败(常鑫)

为自己立一面镜子(杨亚明)

道德素质不附在学术上(于鑫慧)

为道德留一方净土(于凤双)

用行动培育道德之花(李静)

尘封华而不实(王愈涛)

请别迷恋它,只是个传说(李悦)

卷子上的公民道德素养(李佳璐)

6、短语式

道德之光(陈悦)

评定标准(刘福旺)

真正的优秀(王倩)

道德公民的真正意义(张杰)

道德素养的评定标准(贾欣蕊)

知识与道德(张明珠)

真正的道德素养(王瑞)

真正的优秀(张思堃)

【范文欣赏】

2019年高考写作备考:让道德素养回归

卷子上的道德素养(15班李佳璐)

 曾见过这样一则材料:一天,老师要考查公民道德素养,同学们连忙拿起政治课本背读,老师看了一眼纸屑满地乱飞的教室卫生,皱眉问道:“同学们,道德素养就等于高分数吗?”同学们哑然了,面面相觑。

以试卷上的分数来衡量,我们或许都可称为合法好公民,有极高的道德素养。而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如何呢?厕所内水龙头开着没人随手关,老人横躺在马路中央路人却视若无睹,出国旅游在景点胡乱涂鸦题字,公交车上不知道给老人孩子让座大声喧哗,图书馆内接打手机大声聊天……

狄更斯曾说:“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世界。”没错,我们所处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它造就了一些人,他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常常把仁义礼智信挂在嘴边,偶尔还要加上一两句《论语》《易经》里面的句子,以显示其高深的文化修养。

他们满世界的授课,培训,他们觉得,他们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先行者,认为自己功德无量。他们自恃清高,觉得自己冰清玉洁,道德品行高尚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不过,在曝光的有失身份的视频面前,他们文过饰非、睁眼说瞎话;在质问学术论文真假时,他们闪烁其词,毫无诚信可言;在讲课费用面前,他们斤斤计较,毫无仁爱之心…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在整洁的校园里,总有同学想丢就丢,纸屑、塑料袋、竹签满地;预备铃响后,有的同学还在叽叽喳喳,甚至粗言俗语不断高声喧哗不止;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左顾右盼,窃窃私语。也有个别同学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不仅讲粗话、脏话、恶语伤人,甚至疯追,乱打、哄闹,与充满知识氛围的校园格格不入。

这些行为都是因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习惯后在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就暴露出来的。说到文明素质,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因自我约束的态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诧异的迥然区别。这一渐变,既与思想认识有关,更是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一天一天的坚持。管住我们的口,文明讲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好的个人修养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现代社会职场竞争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列在首位。细微之处见精神,个人修养也往往体现于细小之事中。修养,就是在面对别人的求助问路时,你不是借故拒绝或冷漠敷衍,而是满怀热情耐心细致地予以帮助;修养,就是在遭到别人的误会及责备时,你不是起而驳之怒而斥之,而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解释。

真正的素养表现在日常行为中,而非分数论。所以卷子上的高分不代表道德素养高。

道德素养非分数素养(艾伟东)

纵观中华历史,科举、高考等选拔性考试都是双刃剑,其既有利又有弊。

“八股取士”虽为朝廷选拔出了优秀人才,但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面对应试教育的我们,又何曾不是呢?王华同学因为自己政治学科成绩优异,便在公民道德素养一栏自评为A,又因不愿意帮助同学,集体活动不积极被同学们评为C。

这是应试教育搞昏了王华的头脑,误认为自己政治学科优秀,道德素养便优秀。他只看到自己骄人的分数,却忘记了道德素养的本质。

道德素养高低看的不是政治学科的成绩,而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日常表现。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举一动见文明。”不愿意帮助同学,集体活动也不积极参加,怎么让同学们给你打出更高的分数呢?素养的合格应该落实到生活实践,表现在实际行动上。说得好不如做的好,考得高不如行的端。

请不要让自己错误的意识植根于脑海之中,要清楚什么才是公民的道德的素养。在学校,团结同学,尊重老师,爱护公物,这些才是学生该具有的优秀素养。

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法规,公共场所不打闹,敬爱长辈,讲文明懂礼貌,这些才是公民该具备的行为规范。

哈佛大学每年都拒绝不少水平测验考试中得满分的“高考状元”,理由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招生院院长道:“要进入哈佛这样的名校,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多少、课外活动表现等也很重要。”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排名等要求外,还要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但因为“学雷锋”助人为乐等行为突出而被大学提前录取了。

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美国2061计划》指出,要着眼国民素质,实行全面改革。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强调: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1.学会认知;2.学会做事;3.学会共同生活;4.学会生存。

道德素养并不等于分数素养。有些学生因为成绩优秀被奖励参加国外游,这本是一件大好事。然而,一些学生的不良习俗,也随之带到了世界各地,无意中损害了个人声誉甚至国家形象。诸如,随地吐痰、在公众场所大声喧哗、随手乱扔废弃物、过马路抢红灯等,这些早就被关于“中国现象“”中国特色“”中国式”。这些细微琐事,或许被一些出国旅游的人认为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琐琐碎碎、细枝末节,不值一谈。殊不知,这些已经影响了中国在世界的整体形象,却是万万忽视不得的大事。

中国原本是一个享誉天下的礼仪之邦。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物质的富裕应该适时引领相应的精神文明。国人应该自觉地吸纳当代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提升我们民族的文化素养。克制和改正自己的陋习,以现代文明行为规范约束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分数不代表道德素养,让素养表现在言行举止中,做新时期最合格的公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