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官至极品。一提起他,人们估计会想到他曾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所以说他如何如何会领兵打仗。其实领兵打仗并非曾国藩的长处,曾国藩最大的长处是识人和用人。 据不完全统计,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间召集的幕僚达400多人,而后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沈葆桢、刘蓉、李元度、罗泽南等晚清的栋梁之材,都是曾国藩举荐的。所以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国之重臣,悉出曾门矣!” 按道理说,曾国藩的势力范围如此之强大,又手握几十万大军,确有拥兵自重的本钱,连下属也劝曾国藩当皇帝,但是曾国藩没有,因为曾国藩一生求一个“稳”字,所以他最后交出了兵权,继而富贵一生,也造福了子孙后代。时至今日,曾国藩后人已经传至第八代了,代代人才辈出,个个是精英。曾家后人也用实际行动恪守了曾国藩的一句家训:吾不望世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出秀才! 上面我给大家说了曾国藩曾举荐了很多人才,那么曾国藩的观人术具体是什么呢? 《曾国藩日记》中写道:“因忆余昔年求观人之法,作一口诀曰: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这段话就是曾国藩总结一生识人观人的经验,高度浓缩总结而得出的! 曾国藩认为要从眼睛和鼻子来看一个人的奸邪和忠正,从嘴唇读懂一个人说话真假,从一个人的气概看他有没有好的功名,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看他能否富贵,从一个手指看他有没有主见,从一个人的脚筋看他人生是否波折,最后通过一个人的言语看他思维是否清晰,逻辑是否有条理!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讲解的曾国藩观人秘诀,您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