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贴近现代人的解决办法便是戴眼镜。 明朝时,眼镜便传入中国,当时的马六甲王朝曾向中国进贡了单片眼镜。西方传教士们也带入了这种神奇的光学仪器。 不过那时的眼镜都是用水晶、黄玉或紫晶磨制而成,这就是戴在眼上的水晶项链啊,一般人根本享用不起。 直到明末,一个叫孙云球的人掌握了磨片对光技术,实现了镜片的“国产化”,才促进了眼镜的流行。 到清代时,雍正帝的眼睛也不好,在他老爹康熙帝赐给他一副眼镜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一个眼镜控。据统计,从雍正元年到雍正七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造办处为他制作了35副眼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