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病中医辨证

 FyssqzhOk 2019-05-03
清热利湿汤体质
体格健、营养好,面有油光,五官黏膜多充血发红或暗红,易生足癣,常有渴感喜饮、身热沉重、尿少质浑、大便黏滞欠畅,舌红苔偏黄。发病期间其排泄物常黄浊并有异味。易出现湿重的下半身病症,如泌尿系感染、下肢浮肿、妇人带下色黄、肠炎腹泻;也有热重在上半身的结膜炎、鼻窦炎、中耳炎、多汗症,以及渗出性皮肤瘙痒关节炎等。
栀子柏皮汤为基本方,根据湿重、热轻之异,针对不同疾病特点而有相对应的调治方药。与猪苓汤合方名清热利湿汤,另外还有与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汤、大小柴胡汤等合方的可能。
湿热的症状
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那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6一散,或3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体内湿热即湿热体质湿热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
湿热病以夏秋之交见,因斯时阴雨连绵,淫雨之后,日气煦照,暑热地湿,交相蒸并,湿浊弥漫空间,人生活于气交之中,感触吸受,每易致病若平素阳虚,脾胃运化失灵之人,或恣食生冷、膏粱厚味、瓜果;或劳倦饥饿,脾胃受损,湿浊内停,则易感受邪气而致病。即薛生白谓:“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实则因“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所以湿浊内停,弥漫表里上下,阻滞气机,遏伤阳气为其特点。
湿为阴邪,属水之类,其性重浊黏腻,且湿与热合,湿热裹结,湿郁热炽,热蒸湿动,遂成弥漫表里,充斥于三焦。三焦为气机升降的道路,是人体阳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饮食物的受纳、腐熟,精微的运化、代谢都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关。古方中医介绍正如《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说明三焦能运行原气,以达周身,促进脏腑的功能。同时它又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主持人体水液的代谢。《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三十难》也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而《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说明三焦又同时主持着人体的气化功能。若湿热阻滞,则三焦不畅,气机不通,气化不行,水液代谢受到障碍,诸病遂生。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肿”。《沈氏尊生书·海藏》则进一步指出:“上焦如雾,雾不散则为喘满……;中焦如沤,沤不利则留饮不散,久为中满……;下焦如渎,渎不利则为肿满……”都说明三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湿热病,湿郁热蒸,湿热弥漫于三焦之中,留连于卫气之分,且热处湿中,湿热裹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而热以湿为依附,湿不去则热不清,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以使湿热分离,则是治疗湿热病的关键。
因湿与三焦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宣畅三焦,通阳化气祛湿,则是治疗湿热病的重要方法。湿属阴邪,得阳则化,气化则水行。所以柳宝诒说:“治湿热两感之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湿浊已化,清热则易。切忌湿未化而过早误投寒凉,因寒则涩而不流,湿因寒而凝涩,甚则冰伏,气机更闭塞不通,必须温则消而祛之。而湿热为病,湿中有热,若过用辛温,则伤阴助热,所以叶天士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因此,在治疗中必分清湿与热的多少,湿邪虽常可弥漫三焦,但究竟以上焦为主,还是中焦、下焦为主,也当分辨。另外,还须视热的轻重程度,用分消宣化之法,以宣展气机,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则三焦弥漫之湿邪,可达膀胱从小便而去。弥漫之湿浊既去,则阳气得通,热可自透。根据热的多少,可加入清热之品,但湿热病应始终不忘祛湿。
(一)中、上焦湿热的辨证施治
上焦湿热:以上焦心肺为主,湿热上蒸,心肺受迫,胸中者气之海,故感胸满闷痛,肺受湿热所迫,故咳嗽、喘逆且肺部满堵,舌白,脉象浮按之濡。治疗上焦湿热必须以宣肺为主,肺气得宣则胸满闷堵皆愈。可用疏卫、芳香、宣化以开胸中之气机。药用佩兰、藿香、杏仁、炙枇杷叶、旋覆花、片姜黄等。
中焦湿热: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长,脾胃主运化,若湿热阻中,则脘腹胀满,纳呆、不欲饮食,溏薄不实,一身疲乏无力,舌腻厚苔黄滑,脉象沉濡力弱。用辛开苦降方法,药用半夏、厚朴、草豆蔻、马尾连、黄芩等。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中,湿邪的多少及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4阶段,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1.湿阻 湿热之邪犯人,初起即阻滞气机,病在上焦。若太阴脾虚内湿之人,则邪多从湿化而归于太阴,以湿邪阻滞中焦为主。
(1)湿郁于上:初起为湿热邪气困阻肌表,营卫失和,周身困重酸楚,湿热闭阻清阳,清阳不升而头晕且沉。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因于湿,首如裹”之谓。其壅遏阳气,肺气不宣,升降失常而胸闷、咳嗽、喘息,其舌苔白滑润腻,脉濡滑而缓。
治宜轻扬宣郁化湿。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湿热之邪上受,肺必先伤。肺受邪则郁闭,其气化不利,湿邪留滞,治宜先化肺气。正如吴鞠通所说:“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宜豆卷、炒山栀、胡、杏仁、浙贝、芦根等。或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选用,轻扬宣肺化气以祛湿。肺宣湿开,热随湿去,所以湿热郁阻上焦,不用发汗,宜轻扬宣肺化湿,正是徐灵胎所谓:“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利膀胱,以为良法。”
(2)湿阻于中:脾胃受伤,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人体之气机升降,其权衡在于中气。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中焦和,即脾胃和,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中焦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伏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
若脾运失健,则内湿停中,脾本主湿,以升为主。湿邪最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困,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水湿内聚,气机不畅,可见胸脘痞闷,大便溏滞不爽。湿热阻中,热蒸湿浊,常可弥漫表里上下,兼见倦怠乏力,四肢沉重,面色光亮而淡,头晕且胀,舌苔白腻而滑润多液,脉沉濡而软,或沉缓而迟。
湿热阻滞于中焦,当运脾气,宜苦燥泄热法,药如半夏、陈皮、厚朴、杏仁、大腹皮、黄芩、黄连等,苦燥祛湿清热。脾气得升,胃气则降,湿开则热祛。正如章虚谷所说:“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自觉闷极,虽有热郁,其内湿盛而舌苔不燥,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
2.凉遏 感受湿热之邪,恣食生冷,或贪凉过度,或误服寒凉之剂,或感受湿热之邪而湿重热微者,因寒凉凝涩,遏阻中阳,脾胃升降之机为寒凉湿浊阻滞,则全身气机不畅。症见:胸脘痞闷,憋气堵胀,叹息,全身酸楚,大便溏薄,小溲不畅,面色淡黄,舌质略红,苔白滑而腻,脉缓软,或沉缓且濡。治宜苦微温法,开湿郁、畅中阳以利三焦,湿邪凉遏一化,气机宣畅,热邪即随湿而去,药如半夏、陈皮、杏仁、白蔻仁、苍术、木香、草豆蔻等。
若凉遏偏于上焦,卫气不疏,阳气不通,唇红不渴,常欲叹息,憋闷者,可选用白芷、苏叶、藿梗、防风等,方如藿朴夏苓加草蔻之类。辛以开郁,湿郁开,再议清热。
3.寒凝 素体中阳不足,复感湿热之邪,邪从湿化而归太阴,又因过分饮冷,或过服寒凉滋腻,则湿盛阳微。湿属寒水之类,遇寒则凝泣,而使气机涩滞。症见:胸脘痞闷,堵满异常,喘息腹痛,大便稀,小便清白,舌淡,苔白腻而滑润,脉沉软且涩或沉涩。
寒凝涩滞,非温不能祛寒开凝通闭,药如桂枝尖、苏叶、苏梗、草蔻、生姜等。用辛温之品治湿热,因寒暂凝于中,为权宜之计,待脉缓渐起,苔化而寒凝开(中病)即止,不可久服,防其增热。
4.冰伏 冰伏较寒凝更甚,并非湿热病一遇寒凉即成冰伏。多见于素体阳虚的湿热病患者,暴进冷饮或过服寒凉重剂,寒冷人胃,中阳重伤,湿盛阳微,湿热之邪为寒凉所凝至冰冻之势而深伏于内,气机为寒凉所遏滞,阴阳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症见:面色苍白,胸脘痞闷加重,四肢厥冷,少腹绞痛,舌质淡润多液,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脉沉迟或沉伏。此非辛温燥烈之品不能缓解冰伏、散寒开郁而通闭,急用四逆、理中法。常用药物如桂枝、肉桂、生姜、干姜、川椒、草蔻等。冰解寒散,舌苔渐化,面色红润即刻停服,不可过用,防其热势加重。
(二)下焦湿热的辨证施治
若下焦湿热,病在大、小肠及膀胱,当考虑淡渗与通导之法。
1.淡渗 淡渗法用于利小便、通阳以祛除湿邪。湿热病小便不利,常因湿热阻滞于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湿热阻滞,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涩滞不行,可用清利膀胱之品,以利水道。药如通草、茯苓皮、猪苓、木通、车前子、冬瓜子、冬瓜皮、滑石、寒水石、山栀等。但湿邪重浊,湿热最易弥漫三焦,使决渎无权而致上壅下闭,三焦皆困。肺为水之上源,上源闭塞,则下流不行。若症兼见胸满喘息、咳嗽而小便不利者,当加宣肺之品,如苏叶、前胡、杏仁、枇杷叶等。辛开肺气,佐以淡渗通利膀胱,即所谓“启上阖,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法。
2.导滞 湿热兼滞,除湿热见症外,舌苔黄厚,根部厚垢而腻,口臭,大便臭而不爽,脉濡滑而数,关、尺部尤甚。其气机为湿热食滞所阻塞,因此除祛湿外,必须加消食化滞之品,如保和丸、焦三仙、木香导滞丸、沉香化滞丸、香砂枳术丸等。润下、攻伐皆所禁忌。
总之,湿热病的治疗,应以化湿、祛湿、渗湿为主,切忌早投寒凉之晶,否则误治,湿未去而热反恋。治湿必先化气,“气化则湿亦化”。湿在上焦,则化肺气;在中焦,则运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湿开则热随湿去,湿祛再议清热,非热重湿轻者莫用苦寒。
(三)治疗湿热病常用方法
1.芳香宣化法(上焦) 暑热之邪袭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
症见:头晕身热,周身酸沉乏力,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而滑,脉濡滑。
运用于湿温初起阶段,宜芳香宣化方法。
药用:鲜佩兰10g(后下),鲜藿香10g(后下),大豆卷10g,嫩前胡6g,川郁金6g,鲜菖蒲8g,白蒺藜10g,姜竹茹10g,制厚朴6g,川黄连3g,通草1g。
2.芳香疏解法(上焦) 暑热外受,表气不畅,湿阻中焦。
症见:形寒头晕,周身酸楚,身热,肌肤干涩,中脘满闷,恶心呕吐,腹中不舒,舌苔白腻,脉濡滑。
芳香疏解,退热定恶。
药用:佩兰叶12g(后下),广藿香10g(后下),陈香薷5g(后下),大豆卷10g,制厚朴6g,新会皮6g,制半夏10g,苦桔梗6g,枳壳6g,白蔻仁5g,煨鲜姜13g,杏仁10g。
另:太乙玉枢丹1g,研细末先服。
3.芳香化浊法(上、中焦) 暑热湿浊,互阻中焦,气机不调。
症见:身热泛恶,呕吐痰水,心烦急躁,两目有神,口干不欲饮水,胸腹中阵痛,大便欲解不得,舌白苔腻,脉濡滑而按之弦数。
以芳香化浊方法,定呕降逆折热。
药用:佩兰叶10g(后下),藿香6g(后下),厚朴6g,半夏曲12g,川连3g,佛手10g,大腹皮10g,煨姜3g,保和丸12g(布包),赤芍12g,焦麦芽10g。
另:上落水沉香末1g、白蔻仁末1g,两味同研装胶囊,分两次汤药送下。用沉香末以降其气逆,蔻仁末以化开湿郁,治若不当,即可转痢。
4.轻扬宣解法(上、中焦) 暑湿蕴热,互阻肺胃。
症见:身热头晕,咳嗽痰多,胸脘痞满,舌红,苔白腻,脉弦滑略数。
热在肺胃,法宜宣解;湿浊中阻,又当轻扬。
药用:香豆豉12g,炒山栀6g,嫩前胡6g,象贝母12g,杏仁泥10g,枇杷叶12g(布包),保和丸15g(布包),鲜芦根30g。
5.宣肃疏化法(上、中焦) 暑湿热郁,蕴阻肺胃。
症见:咳嗽痰多,胸中满闷,大便不通,小溲赤黄,舌苔黄垢而厚,脉象濡滑,按之略数。
宜宣肃上焦,疏化畅中。
药用:前胡6g,象贝母12g,杏仁泥10g,香豆豉10g,山栀6g,炙枇杷叶12g(布包),黄芩10g,保和丸15g(布包),焦麦芽10g,枳壳6g。
口臭长痘皆因湿热
如果炎热夏季总是被烦恼的痘痘、腋下异味、口臭等问题骚扰,可能是体内湿热过盛。夏季往往是外热、内热一起来,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中医称此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长痘、口臭口干等症状,都是体内湿热在作祟。这时,应该注意通过各方面的调养来保持身体的活力。而这些症状通过外在调理不能根本解决,清体热、排湿气,调理体质才是有效途径。
夏日湿热病三大诱因
1、 天气闷热
近来受闷热天气影响而患夏季湿热的病人明显增多,其中,胸闷、头晕、胃口不好、燥热、出汗很多或有汗不出等情况尤为多见。
夏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但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不畅,就造成湿气积聚。若疏于调理,则容易导致湿热病。
2、 潮湿多雨
在夏天,特别是夏至后,很多地区都进入了雨季,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外界的湿浊之气就会乘虚而入。要是脾虚再来凑凑热闹,湿浊之气就会在体内积聚,特别是堆积在脏腑和经络里。
这时,身体里的热就会不断炙烤这些湿浊之气,就像大热天用被子捂着东西一样,即中医所说的“化热”,时间长了,就形成湿热。
因此,生活中,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能够避免外感湿邪,还可以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闷热夏季祛湿4妙招
祛湿第一招:“对症下药”做食疗
1、醒脾 芳香能够醒脾。将薄荷、生姜凉拌,稍微放点辣椒,能刺激脾胃。脾胃“清醒”过来,才能利湿。
2、清脾 具体来说,恶心欲吐者,喝藿香正气水,吃参苓白术丸。舌苔腻、早上肚子偏大者,说明身体里有水排不出去,往往是脾虚、脾不健运的表现,可吃薏仁山药粥或山药冬瓜汤。
3、祛热 脾胃湿热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症状,可吃绿豆薏仁粥、西瓜皮丝瓜汤、凉拌苦瓜或苦菜汤,严重的可煮蒲公英绿豆水喝。
4、驱寒 寒湿毒多见于冬天,但少数人夏天也会有,一般为寒凉体质,或因贪凉吃生冷食物、长时间开空调等导致,表现为大便稀、食欲差、舌苔白腻等,可用生姜散寒祛湿。
祛湿第二招:调整作息睡午觉
湿邪入体的人,早上起床会觉得头晕、腿肚发酸;还会出现排便不畅,小便色浓、味重,大便粘附马桶等。
如果舌苔很厚,舌头很胖且大,两边没有锯齿状的齿痕,咀嚼或说话时会不小心咬到舌头,这就表示出现脾虚的情况了。
应对以上问题,除了调整饮食结构,注意清淡,少吃生冷或煎炸食物,还需调整作息,每天保证至少7小时睡眠,给身体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
白领人士经常晚上加班,此后邀约朋友同事聚会、娱乐等又使夜生活延长,夜间睡眠往往不足,就特别需要午觉的补充。
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午间适当补眠能让身体更轻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
祛湿第三招:按摩排水胜桑拿
相比北方的干燥,岭南天气湿闷,夏季常让人闷出一身汗,被不少人玩笑称为“免费桑拿”。
桑拿是懒人的排水招数,但洗桑拿过程中往往出汗过多,并不利于心脏健康,这种被动的出汗方式也不适合炎热的夏季,尽管这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的湿气。洗温水澡,并稍稍按摩是更为健康的选择。
通过温水澡让身体少量出汗,配合简单的按摩手法,或是在运动后,待汗液风干再温水洗澡,都能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
祛湿第四招:调息养气来站桩
站养生桩是如今调整身心最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它能够在根本上消除阳虚所导致的不少身心问题,健脾祛湿。
方法步骤:
1、两脚保持与肩同宽,双手抱胸前,呈抱球姿势,双腿同时弯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全身都要放轻松。
2、在站养生桩的时候,可以在心中冥想,当感到自己的掌心有一种酸麻的感觉,将胳膊举高或放低,高举时不过眉,放低时不过肚脐。两只手可以左右调整位置。
注意:站桩时间不宜过长,要循序渐进,初学者站10分钟就会有效果,之后可以渐渐加长时间。
推荐祛湿食物
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推荐祛湿汤
【祛湿美白汤】
材料:冬瓜1/2斤,薏仁1/2杯,龙骨4块,枸杞1大匙,姜片2片
做法
1、龙骨洗净备用。
2、将500cc的水注入锅中煮开,放入姜片及洗净的龙骨以温火煮2~3分钟,去血水及油,取出龙骨用冷水沖洗干净。
3、将薏仁洗干净之后用水浸泡1小时,再将枸杞洗净用水泡上20min留备用。
【淮山茯苓溪黄草汤】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
将上述准备好的材料(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全部都洗干净然后一起放入砂煲中,然后添加适量的清水煲开,再转为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
健脾利湿,清肠胃湿热的中药方
党参13克,白术7克,茯苓10克,砂仁5克,白蔻3克,陈皮6克,桔梗3克,甘草7克,薏米16克,木香3克,麦芽7克,神曲7克,山药10克 ,山楂8克,莲子8克,黄芩6克     一般来说,健脾利湿是个慢活,想两三剂中药,就达成完美效果是不可能的,时间要适当延长一些,才会有好的理想效果。
顺便说一下,体味特别重;满脸油光,甚至头发也容易出油;还有感觉自己补不进,吃一点滋补中药就容易上火;青少年满脸起青春豆;全身懒洋洋,倦怠无力等等现象,90%可能是体内湿气或者湿热太重造成的。之所以湿气会常滞不消,主要是脾胃虚弱,脾不化湿带来的。酒是湿热的第一天敌,服药祛湿期间,啤酒,红酒,白酒都不能沾;烧烤,油炸食物不能吃;辣椒,花椒,胡椒,大蒜尽量不碰,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


湿热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这伤寒之病,多从太阳而入。而这湿病,多从阳阳,太阴而入。如果伤寒是太阳之表症的话,湿病便可以称为阳明,太阴之表症。脾为太阴,为四肢。胃为阳明,为胸中,为肌肉。故胸痞这个症状,为湿热必有之症。而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是并见之症。但是太阴、阳明也可以分表里两途。而据我观察,湿病在太阴阳明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湿病在太阴阳明之里者,多兼厥阴风木。湿病在人体表浅的时候,会造成三焦的郁塞。而三焦的郁塞又造成了津液的停滞。津液的停滞又造成了体热的累积,所以产生了阳明或者太阴表证的湿热。而湿病深入脾胃,耗伤了人体的精血,又会造成肝中精血的损耗,随之而导致了厥阴风木的上扰。

   祛湿应重视肺的气化  

湿为外感六淫之一,然脾不运化亦可产生内湿。临床上多采用芳香化湿,如藿香、草果;苦寒燥湿,如黄芩、黄连;淡渗利湿,如薏苡仁、猪苓等对湿邪进行治疗。但湿为阴邪,其性黏滞而难除,故用药应该清疏灵动,尤应重视调节肺气来祛湿。因肺居上焦,主一身之气化。内 

     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精并行。”说明了生理情况下肺在水液调节中的作用,即宣通、调节水道的作用。叶天士云:“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若正气设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吸入,气分先阻,上焦肺金,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于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说明在病理情况下,湿邪与肺金的关系。所以只有肺金肃降有权,水道得以通调,水液下行,到达膀胱,才能气化而出,才不会导致水湿停滞,亦可达到祛湿的目的。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对四十三条注解时指出“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矣”,强调了肺的气化在湿邪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创立三仁汤,自云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来治疗湿温。方中以杏仁肃降肺气,使气化则湿化,配合蔻仁、厚朴等宣畅中焦,米仁、通草、滑石等渗利下焦,使湿热自化。

  然吴鞠通的学术思想来源于叶天士,观叶氏《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湿病的治疗,尤重视宣畅肺气,多用杏仁、桔梗等宣降肺气,保证了肺的气化作用,同时佐以淡渗之品通利膀胱,以达到湿邪从小便出的目的。徐大椿对叶氏的这种方法颇为赞赏:“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输肺气和膀胱,此为良法也。”以下摘取几则医案及医论说明:

  1. 舌白头胀,身痛肢疼,胸闷不食,溺阻,当开气分除湿。飞滑石、杏仁、白蔻仁、大竹叶、炒半夏、白豆草。

  2. 酒肉之湿助热,内蒸酿痰,阻塞气分,不饥不食,便溺不爽,亦三焦病,先论上焦,莫如治肺,以肺主一身之气化也。杏仁、栝楼皮、白蔻仁、飞滑石、半夏、厚朴。

  3. 舌黄脘闷,秽湿内着,气机不宣,如久酿蒸,必化热气,即有身热之累。杏仁、藿香、茯苓皮、滑石、厚朴、广陈皮。

  4. 脉濡头胀,胸身重着而痛,寒热微呕,此湿阻气分。杏仁、厚朴、白蔻仁、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滑石、竹叶。

  5. 长夏外受暑湿,与水谷之气相并,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气阻,热从湿下蒸逼,不饥不食,目黄舌白,气分之结。杏仁、厚朴、广陈皮、茯苓、半夏、姜汁。

  6.秽湿在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三加减正气散主之:藿香、茯苓皮、厚朴、广陈皮、滑石、杏仁。以舌黄之故,预知其内已伏热,久必化热,而身亦热矣,故加杏仁利肺气,气化则湿热俱化……。

  总之,在祛湿中要注意调其肺气,调动其气化功能,通利小便,使湿从小便而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