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刘汉泽 见习记者高东起 贺俊 统筹:欧亚)2005年,监利县两所最好的优质公办高中捆绑改制,交给上海翔宇教育集团按民办教育机制运作,一度引发轩然大波。 迫于压力,今年6月30日,翔宇放弃对监利一中的托管。近日,记者赴荆州监利县,对这场托管改制风波进行了调查。 教育供需矛盾催生改革之念 今年6月30日上午8时,荆州市监利县委、县政府在监利一中召开该校全体教职工大会。该县县委副书记宋敦栋、副县长范祥英及县教育局局长余新洲、副局长周五一、熊育敏等主要领导悉数到场。会上,余新洲宣布:经过县委、县政府与上海翔宇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翔宇)反复磋商,翔宇决定从即日起,放弃对监利一中的托管。会后,这一消息很快出现在当地教育局的官方网站上,引起广泛关注。 这曾经是一场被誉为“靓女先嫁”的教育改革,这场改革的推行者便是时任监利教育局局长张晓冰。 根据官方资料:2005年,监利县初中毕业生达2.16万人,从2006年开始连续3年超过3万人,根据预测,初中毕业需升高中的学生高峰还将持续到2012年,而监利全县高中学校招生规模为9100人,已达极限。这意味着该县超过2/3的初中毕业生无法进入本县高中学校就读。 监利县当时只有一所公办优质高中——监利县第一中学。为了解决广大初中毕业生的入学难问题,该县通过集资办学方式建立了监利中学。农村税费改革后,老百姓集资办学的老路不能再走,县财政也拿不出钱来新建学校。面对这样的供需矛盾,张晓冰将目光投向了民营资本。 2004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张晓冰获悉翔宇有扩张办学的愿望。翔宇教育集团创办于1999年,总部位于上海。该集团董事长王玉芬系上海知名实业家。1999年,王玉芬投资5000余万元兴建了淮安外国语学校;2001年初,她与江苏省宝应县合作,捆绑改制该县三所优质公办学校:宝应县中学、宝应实验初中和宝应实验小学。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翔宇教育集团与江苏省宝应县的合作办学,受到了全国教育界的关注。 监利教改引入“宝应模式” 经过多次考察、磋商和谈判,2005年8月12日、2006年9月10日,监利县时任县长丁凡章代表县政府与翔宇集团董事长王玉芬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书及补充协议: 翔宇独家出资2.2亿元,在监利县容城镇城区新建一所现代化、花园式、书院气的高级中学和一所初级中学,同时为该县新建一座能容纳5000人的现代化体育馆。 监利县政府将监利中学整体移交给翔宇管理,将监利一中全权委托给翔宇按民办机制管理,监利一中的托管时间为15年,托管期间,其公办性质和产权所有权等均不变,翔宇对监利一中拥有人、财、物的调配权,现有债权债务由翔宇接手…… 根据协议,这似乎是一次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合作:对于监利县政府而言,可以借用翔宇的资本,发展教育基础设施、文化设施,整合教育资源,解决教与学的供需矛盾;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偿还债务,改善教学条件,教师还可获得更多收入及福利;对于翔宇而言,可以借监利一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发展民营教育事业,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益效双赢…… 2006年9月,由翔宇投资兴建、占地近400亩的新校区竣工,成为当时监利最好的建筑群。监利中学教师和学生整体迁到新校区上课。翔宇设立了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总校,下辖原监利一中、监利中学和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初中)。“靓女先嫁,可以大收彩礼,然后再用省下来的钱让丑女也靓起来,如此则两利。”翔宇集团总校长卢志文曾这样形容这场改革,其意为先把公办名校转制,就可让投资者注入资金,然后再把政府原来对名校的投入转移给薄弱学校,这样可以实现双赢乃至多赢。 然而,这场曾被多方看好的教育改革,在正式实施后,并未完全按照卢志文的形容和人们所预想的美好的方向发展,反而引发一些矛盾和风波。 教改5年,矛盾累积起风波 改革实施之初,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招来许多质疑:持反对意见的老师们认为,把县里最好的两所公办中学交给民营资本管理,置于翔宇的控制之下,是在“甩包袱”,是一种教育垄断,一些人大代表也上书反对。 根据协议,翔宇可自主调配监利一中和监利中学的师生,可自主招聘教师,致使全县其它学校的数十名优秀高中老师被调入翔宇,而六七十名被认为是“能力较差的老师”被迫离开,打乱了县里原有的教学和发展秩序。 一些老师还认为,改革实施后,由于生源扩大,大量的自费生涌入校园,使得生源整体质量和教育质量下滑:改制前,监利一中有不少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但自2005年翔宇入驻监利,监利县就鲜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 ……“一开始,我们也希望翔宇能管理好这两所高中,培养好学生,对待好老师,为监利教育做出贡献。”一何姓老师说。 从2005年签订协议至今的5年间,质疑和矛盾从未间断。这些积攒的情绪一直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最终导致矛盾激化。 2009年6月23日晚的“摘校牌事件”成了导火索。当晚,翔宇监利总校一名工作人员将监利一中的校牌拿走,引发老师集体抗议。经政府调解,老师们拿回校牌,并向教育局提出收回监利一中管理权的要求,未得到明确答复。矛盾因此加剧,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 监利县教育局局长余新洲证实,从去年到今年,政府与老师们的对话不下9次,多次和翔宇进行了艰难的磋商。 反复的对话与艰难的磋商,最终没能让这场在争议声实施的教育改革沿着最初设计的轨道进行。今年6月30日,监利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在监利县一中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宣布翔宇正式放弃对监利一中的托管。但一场引入民营资本的教育改革风波,并没有因此划上句号。 抚平伤口尚需时间 今年7月初,记者乘坐的采访车出汉宜高速,转上监利县宽阔的江城大道,大老远即可看到一栋栋气宇轩昂的教学楼,这就是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总校,它紧挨监利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校门口,翔宇教育集团的招牌格外醒目,一进大门就可看到一个人工湖,校园内绿树掩映,教学楼、宿舍楼林立,且室内装有空调,硬件设施堪比荆州境内的任何一所中学。乍一看,整个学校就像一所大学。 在监利一中,陪读的王女士介绍,她来自新沟镇,两个儿子都在监利一中就读,即将升高三。耐人寻味的是,她的大儿子本来今年就可参加高考,是王女士强行让他“降级”的,为的是能让大儿子继续留在监利一中老校区就读。原来,翔宇监利总校统一要求,高三学生全部在新校区就读,高一、高二的学生在监利一中校区就读。“我不希望孩子进新校区,干脆让他留一级,先和弟弟一起读高二。”王女士说。 王女士表示,她还是相信监利一中的师资力量和名气,高考关系孩子的一生,她希望孩子在结束托管后的监利一中读书。王女士还称,跟她抱着相同想法的学生家长很多:“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更为稳实的监利一中读书,最近几天,不断有家长找到学校来,要求把自己的孩子分流回监利一中。” 监利县教育局长余新洲也表示,翔宇、监利县政府及监利一中经历这些波折后,就好像一个刚刚分娩的产妇,奄奄一息,经不起打扰。后面需要磋商的问题还有很多,许多细节还在谈判。 监利一中何时能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监利一中能否完成今年的招生?监利一中何时能恢复元气?何时能走上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这些都是让余新洲担心的问题。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余新洲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