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明末清初文学家贺贻孙

 明月流 2019-05-03
中华贺氏支派(宗祠)联谊会

中华贺氏支派(宗祠)联谊会是由中华贺氏文化研究会倡议在首届文化节成立的公益机构,为我贺氏的文化传承和兴旺,不分派别、不分渊源、在中华贺氏图腾的旗帜下,由全球贺氏姓氏族群及各支派(聚居地)的代表、贺氏宗祠代表自行组建中华贺氏家族的联合组织。旨在建立全国性的广泛的家族政治生活平台:统一传承和发扬中华贺氏历史文化,收集、整理贺氏非物质文明遗产,完善各支派的宗谱的建立和修编,建立和加强全国贺氏各支派之间及各宗祠之间的正常往来和联系,团结中华贺氏族人发扬中华贺氏优良传统传承贺氏文化,形成一个全国贺氏族内事务较权威的机构以促成家族团结和协调的机制,与中华贺氏文化研究会联手,共同服务于天下贺氏群体。

这是永新县沙市镇中居村,贺贻孙于1605年出生在这里。他的大部分著述都在这里完成的。

 这里原是贺贻孙著述的“敕书阁”,他已成书的梨木刻版三千余块曾珍藏在这里。“文革”期间被毁。1986年永新县政府出资在原址修建了贺贻孙纪念堂,以纪念这位文学家。

还在孩提时代,我就经常听到大人们津津乐道地讲述着我们贺氏的大学问家贺贻孙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其与高僧羽士交往的趣事,有其“骗”得朝廷重臣为贺氏宗祠题写匾额的妙招,有其与贪官污吏、奸佞小人斗智斗勇的传奇,有其去逝时羽化成仙、飘然而去的美丽传说……。

总之,在大人们的眼里,贺贻孙是智慧、侠义和正义的化身。长大后,我从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进一步了解到:“贺贻孙,字子翼,永新县厚田人(今江西省永新县沙市镇中居村),生于1605年,卒于1688年。明末清初文学家。明崇祯时,与陈宏绪、徐世博等结社豫章。明亡后隐居。康熙时,以博学鸿词荐,削发遁入深山。能诗文。有《诗筏》、《骚筏》、《水田居士文集》等。”循着《辞海》的简介,我有目的地查阅了官方和民间有关贺贻孙的历史记载及其他的部分著述,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贺贻孙不仅以其诗文华茂、著作等身饮誉文坛,更以其骨气奇高、不畏强权的民族气节受人敬仰。

贺贻孙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据有关文献和族谱记载:贺贻孙的先祖贺祈年,“侠而好文,富而好义”,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仁义侠士。曾一次就捐谷五千五百石,救济灾民。明朝英宗皇帝特将贺祈年诏进京师,赐宴招待,颁发《敕江西吉安府永新县民贺祈年》,表彰其捐谷赈灾的义举。并朝封贺祈年等兄弟为“义官”,赐三代免税役。贺祈年特建藏书楼一栋,将天子敕书珍藏,取名“敕书阁”。祖父贺嘉迁,业儒,殚精易义,为人师有声。父亲贺康载,号青园,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中举人,天启五年乙丑(1625)任浙江西安县令。据清嘉庆《西安县志·名宦》及清顺治《吉安府志·人物志·列传》载,贺康载,任西安县令四年,治政严明,洞悉民隐,兴革悉当,民爱之如父母。后调任山东兖州同知,分管治理黄河工程,政绩卓异。贺康载善诗文,所著诗文多毁于兵,仅有《唾草》、《赋役定义》付梓行世。贺贻孙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从小备受良好的教育,三、四岁时父即授以四书五经,七、八岁教习时艺,九岁能文,邑中称神童。从少年起贺贻孙就在“敕书阁”读书作文,耳濡目染先辈们的仁义礼智和道德文章。十五岁开始游伴,十六岁中秀才,二十岁读书禾山甘露禅院。二十一岁随父赴西安县署就读,下帷发愤,无书不读。同时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人生感悟,写出了许多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文。天启甲子(1624年)八月,赴省考试,主考丁天行拟录取他为场魁,而副主考认为“文太奇”,被抑为副榜。明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他再次参加省考试,作《驭宦竖策》一文,主考批阅:此文“挟史迁之笔,抒贾傅之学,纵横捭阖,无拘无束,然文太露也!”认为“此公可作名士,非进士矣!”又仅中副榜。两次考试,一次因“文太奇”,一次因“文太露”,使他无缘及第。不久后,天下已大乱,明朝灭亡在即。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他弃举业,隐居乡间,以著述为乐,一生笔耕不止。五十多年的著述中,先后出版了《水田居文集》、《激书》、《存诗》、《诗筏》、《骚筏》、《诗经触义》、《易经触义》、《浮玉馆藏稿》、《甘露山房制艺》、《水田居掌录》、《水田居典故》等,文章逾千篇,诗词八百余首,大部分已行梓问世。已出版的书稿叠起来有近两米高,是名副其实的著作等身。这些著述中有诗、史、赋、策、记、传、疏等,还有大量的文学和美学方面的评论。后人评论他“于史有论,于经有文,于士有传,于时有评”。清朝咸丰壬子年进士贺恢在为《诗经触义》作序时,对贺贻孙的著述成就作了这样的概述:“禾川族子翼先生,等身著述,嘉惠士林。《史论》出,识者拟之苏氏;《激书》出,论者比之庄子;《诗筏》《骚伐》出,推为风雅功臣;诗古文出,上匹唐宋大家”。因其“诗文华茂”,曾被推荐为豫章结社的领袖。清朝张之洞将贺贻孙视之为古文名家,他在《书目答问》中在“国朝不列宗派古文家集”栏目下,将贺贻孙排在号称“国初三大家”之一的侯方域、饮誉文坛的“宁都三魏”之后,列为第三。贺贻孙的大部分著作被北京、上海、南京、江西、湖南、浙江等图书馆收藏,部分著作已收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他的许多诗文散见于已出版的各种《文集》、《文论》和《诗集》中,许多有关治学方面的见解至今被一些学者引用。在1980年出版的四卷本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就有贺贻孙的两篇范文。他以10余部著作传世,成为永新历史上著述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古代文化名人,被载入《辞海》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贺贻孙是一个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改朝换代的明清之际,腐朽的明王朝气数已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官场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贺贻孙虽然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国家处于战乱、社会动荡无序状态下,贺贻孙彻底失望了,毅然放弃举业。但贺贻孙是一个有思想和有理想追求的人,他心高气傲,既不愿意与当时社会的浊流同流合污,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在历经挫折、失败和王朝更替带来的种种苦难后,他发出了“吾生不服朝(不服满清统治),死不服土(不葬满清土地)”的誓言!清军入关后的第一道政令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即“剃头易服即可保命”。但贺贻孙以明朝遗老自居,不服满清统治,面对清军政令,他宁愿削发为僧,遁入深山,高蹈不出。清王朝建立初期,为巩固其统治,曾以高官厚禄为诱惑,广泛招揽人才。顺治八年八月,督学使樊缵,鉴于贺贻孙的名望,强以贺贻孙名填贡榜,诱其出山。但他不为所动,等报骑入门,即命家童驱逐之。又过六年,即1657年,御史笪重光慕其“文品高而人品亦高”,以博学宏词特荐贺贻孙入仕,亲戚朋友皆劝其出山。但他愀然曰:“吾逃世不能逃名,名之累人实甚,吾将变姓名而逃焉。”乃剪发衣缁,结茆深山。面对贺贻孙的不领情,统治者并不死心,他们先是以要焚烧他的枣梨书板相威胁,逼迫其参加科举考试。这些枣梨书板是贺贻孙一生的心血,他视之为生命。无奈之下,他被迫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只在卷面上应付性地写了几行就搁笔了。他以软抵抗的办法终于使当权者没能实现迫其就范的目的。统治者见软的不行,又来硬的,他们对贺贻孙课以重税,派兵对他隐居的地方进行搜索、干扰、封锁,直至“劫林焚巢”。贺贻孙在《与药地和尚》一文中写道:“二十年内,屡遇兵乱,挥刀折臂,劫林焚巢,已经数死;贪官搜索,罚饷几死……,连年为重赋逼迫,皮碎骨出,又数濒于死……”。统治者逼迫贺贻孙出仕的目的就是要他捐文“颂圣”。但贺贻孙愤然道:“吾决不献媚清廷,投身事敌!”并专门写了一篇《戒作应酬诗文启》以明志。他认为作应酬诗文是“役我性灵,充人筐篚,委文心于粪秽,视老身如贱庸,”是最没骨气的。面对种种威逼利诱,他一次次断然拒绝,终保气节。他在一首叫《杂兴》诗中写道:“劳不息恶木,渴不饮盗泉。所以慷慨士,不忍受人怜。白刃随其后,黄金诱我前。一身且不惜,富贵安足牵!”他宁愿过着“衣短尻寒,无衿可捉;心剜肉尽,有疮无医”的艰难困苦生活,绝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后人评说:“呜呼,公生当明清两朝鼎革之际,入清后,以一明朝遗老,屡辞微辟,削发为僧,入山自匿,其苦心孤谙,乃明朝具有民族气节之大儒也。”(清·同治《永新县志·人物志·列传》)         

              

贺贻孙虽遁入深山,但绝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以笔作刀,鞭挞假恶丑,颂扬真善美。官场的腐败,官吏的暴虐,人民的苦难,使他心中积蓄了太多的不平之气,他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气呵成五十七篇散文,取名《激书》。这些散文中,贴紧现实,针砭时弊,引经据典,夹叙夹议,激清扬浊,酣畅淋漓。生动具体地阐述他对人生和社会政治现实看法。正如他在《激书自序》中写道:“近著一书,其志近恬,其气近畅,其文近辞近忠厚而恻怛……,犹之泛舟禾川,水石相激而出!”他愤然对腐朽与黑暗进行揭露和批判,尽情为有“道德而文经纬者,节烈悲愤者,狷洁而文芳洌者”歌唱咏叹!吉安青原山释弘药地大师,在为《激书》作序中,高度评价了贺贻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烈的爱国忧民之情及愤世嫉俗之感!认为此书可与《淮南子》、《吕氏春秋》相媲美。1918年出版的《豫章丛书》将《激书》比之《庄子》,称作者为“豪杰有志之士”。

贺贻孙不仅敢于正视现实,而且对历史上的忠烈先贤,也是不惜笔墨予以颂扬。南宋末年,元军南犯,永新失陷,元兵屠城三日,城内血流成河,尸堆成山,元军的残酷镇压激起了永新百姓愤然反抗。文天祥的妹夫彭震龙聚集抗元义军四千人,奋勇抗击元军。义军与元军激战于永新县城西皂旗山一带峡谷中。无奈元军势众,围困重重,义军虽奋勇拼杀,难以突出重围,但无一人屈膝投降。一义士毅然跳潭成仁,义军将士纷纷仿效,抱石沉潭,死者计三千余人。在历经三朝四百年后,贺贻孙站在皂旗山上,望着滚滚逝去的禾水,追忆这段尘封的历史,感慨万千,心潮澎湃,为彭震龙等义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壮举所震撼。为了教育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他挥笔写出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忠义潭记》。贺贻孙写道:“震龙诸君子,无位于朝,无诏于国,破家捐躯,矢死靡他,斯已难矣。若夫八姓三千人者,不过山陬穷民,聚族执戈以抗强元,至于抱石沉潭,不遗苗裔,后世史册,谁有记其姓名者?悍然为之,不已甚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忠烈的敬仰之情和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责任。

自此,皂旗山和禾水潭因忠烈而生辉,八姓三千义士因《忠义潭记》而载入史册。后人将皂旗山改名为义山,将潭称忠义潭,并建忠义祠,以纪念宋末抗元殉难于忠义潭的彭震龙等八姓豪杰三千余人。《忠义潭记》激起了人们对忠烈的愐怀,每岁农历八月初一,四面八方的村民自觉来到祠中祭祀,并静立于禾水边凭吊。

贺贻孙才高气锐,誓死不作“应酬诗文”,但对劳动人民的疾苦却十分关注,不断流于笔端。他长期避乱于乡村,以“水田居士”、“水田道人”自居,有机会接触社会最低层的百姓。科举考试的失败使他更能客观认识统治者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更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他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心系国家,关注民生,曾多次上书当权者,冒死为民请命。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败李自成于一片石,不久清兵进入北京。十月,清世祖福临在北京登位,称顺治元年。当时,江西仍在明朝辖区内,但已兵患四起,人民苦不堪言。面对现实,贺贻孙上书《甲申代上三院论永新不宜总镇驻扎书》,指出永新察院司为重镇衙门屯三千兵于城内,导致百姓惊恐,民不安身。他在上书中写道:“今欲置总镇于永新,以十室之城,而屯三千大兵,则兵多于民,将多于官,营垒多于比屋,军需多于正供,犹以漏舟负万石,中流而遇逆风也,倾危必矣!”他以此书建议将城内驻兵撤走,以保百姓安宁。

贺贻孙的许多诗文,都是反映战乱时代的现实和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揭露了封建官吏的暴虐,表达了人民群众心中的愤恨。他在《崇祯甲申为永新漕米新派上三院两司启》一文中写道:“迨至逆献犯境,首罹凶锋,屠戮者数千人,焚劫者数百族,搜求遍于鼠穴,虐焰逼于蚁封。家破城亡,满目惟见狐兔;魂惊胆破,相逢皆是豺狼……。敲骨则骨已枯,剥髓则髓先竭。”残酷的战争,加之连年的水旱虫灾害,使劳动人民的生活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他在一首叫《野哭》的诗中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写道:“哭声连夜近,焚纸又招魂,何事人烟薄,都为鬼火昏。归鸦失故苑,嘶马绕空村;我亦愁人侣,伤心早闭门。”这些诗文,深刻反映了明末清初前后20多年战乱频频,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反映了人民群众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读之凄切哀悯,含隐无穷,令人肝肠寸断。可以说,贺贻孙的许多作品是当时历史的真实记录,称得上“史诗”。

贺贻孙是一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人。他生活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年代,他的刚正不阿、特立独行的性格注定不会被命运所青睐。他早年经历了科举考试失败的痛苦,中年前后,经历了“时值国变,三灾并起”的苦难现实,先后多次携家带口躲避战乱,度过了二十几年流离颠沛的生活。进入老年后,又经历了母、妻、弟、子先后去逝的家庭不幸,但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永不气馁、永不停息、永远进击。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著述五十余载。直到八十三岁高龄,他还在伏案修改整理自己的作品。反观贺贻孙的一生,使我想起一句名言,叫做“有人忙着活,有人忙着死”,对于那些醉生梦死的人而言,生命就是一场逐步走向死亡的过程,而对于贺贻孙这样的为理想人生而奋斗不息的人,他的生命则是在不断的增值和升华,“向死而生”则是他生命发展的必然。他的奋斗虽然没有获取到什么功名,但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一息尚存,奋斗不止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研究他的作品,学习他的人品。文如其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虽然有些作品是有感而发的,但也并不仅仅是对现实进行自然主义的描绘,他所凸显的重点是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控诉,是如何与多舛的命运与苦难的现实作斗争,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责任。他的一些作品虽然流露出凄婉哀怨的悲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但也留下了许多充满阳刚之气的战斗诗篇。如“丈夫重义气,要令侠骨坚”,“百折气不回,宁为中原鬼”,“夜空咄咄梦冷冷,杯长看剑影犹横”等,一股大丈夫的豪气跃然纸上。清军入关后,贺贻孙面对大好河山被清兵蹂躏践踏,他在一首叫《漫兴》的诗中愤然写道:“钢刀掷地,锈血模糊成恨字。借问谁仇?掌大河山不掩羞!眼光如电,不见英雄尘土面。却向吴门,泪洒西风古侠魂!”这些雄浑沉郁的诗篇,凄婉中透着冷傲,悲情里挟着豪迈。直至八十四岁高龄,他已感到生命的不支,但他到死也不服当朝统治。临终前,他交代家人备好了八根两米长的条石,死后悬棺而葬。实现了他“生不服朝,死不服土”的铮铮誓言。

贺荣 供稿

2017-11-11

(转自贺荣公众号:空谷鹤鸣)

附:贺贻孙生平研究资料:

贺贻孙(1605-1688),字子翼,9岁能文,称神童。江西永新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永新县沙市乡中居村,又名水田居,是菊轩公裔孙厚溪公从龙田分居的发源地。厚溪 公生三子:仲昂公居中居村,季高公居上埠村,叔良公居下坝村。仲昂公之嗣孙又发展到 上坝村、贺家村等地。 

仲昂公之子祈年公,于明正统六年(1441)辛酉,各州府县大闹灾荒之际,曾出稻谷五千五百石救济灾民,天子闻讯,授以官爵不受,赐以宴光禄,并减免本户五年差役赋税,授敕旌表,建圣旨场和敕书阁,以旌表义民。敕书阁现改建贺贻孙纪念堂,今将《敕》抄录于下: “皇帝诏日:国家施仁,义民为首,尔能出谷五千五百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联用嘉之。今特赐奖谕,劳以羊酒,旌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汛差役五年。尚允蹈忠厚,表励乡俗,用副朝廷褒嘉之意。钦哉,此敕。正统六年十二月二十日敕。” 

新年公后裔康载公,明万历己酉(1609)年中副贡,万历壬子(1612)年,同兄康衢公并登贤书,中三十五名举人。天启乙丑年(1625),出掌浙江衢州,西安县知县。 

贺贻孙字子翼(康载公之子),是明未清初一位最有民族气节的博学宏词文学家、史学家、杰出诗人、近代美学家(语言美)。只因明廷黑暗,以贻孙文章之奇异,他几次赴试,宜取未取,当中不中,被主考官抑制,几次仅中副榜。明亡之后,目睹满清蹂躏中原人民,心中痛恶之至。于是放弃举业,隐逸禾山,高蹈不出,一心以著书立传自慰。贻孙无书不读,所著有《水田庄文集》、《激书》、《水田居诗集》、《诗触》、《易触》、《诗筏》、《骚筏》等书行世,尚有《掌录》、《典故》二书未梓。

贺贻孙无书不读,经史百家诗词歌赋,都笺注成书。他著书50年,于经有传,于史有论,于诗文有集。留下的精神产品,有《水田居文集》、《激书》、《诗筏》、《浮玉馆藏稿》、《水田居典故》等,文章逾千篇,诗词800余首。其中有的是研究经世文学的,有的是教育儿孙的,都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部分著作辑入《四库全书》、人名列入当代《辞海》。

据有关文献和族谱记载:贺贻孙的先祖贺祈年,“侠而好文,富而好义”,是一个文武兼备仁义侠士。曾一次就捐谷五千五百石,救济灾民。明朝英宗皇帝特将贺祈年诏进京师,赐宴招待,颁发《敕江西吉安府永新县民贺祈年》,表彰其捐谷赈灾的义举。并朝封贺祈年等兄弟为“义官”,赐三代免税役。贺祈年特建藏书楼一栋,将天子敕书珍藏,取名“敕书阁”。祖父贺嘉迁,业儒,殚精易义,为人师有声。父亲贺康载,号青园,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年)中举人,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任浙江西安县令。据清嘉庆《西安县志·名宦》及清顺治《吉安府志·人物志·列传》载,贺康载,任西安县令四年,治政严明,洞悉民隐,兴革悉当,民爱之如父母。后调任山东兖州同知,分管治理黄河工程,政绩卓异。贺康载善诗文,所著诗文多毁于兵,仅有《唾草》、《赋役定义》付梓行世。


备注

文章来源网络与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