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方周易》系辞下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zhaogengbai 2019-05-03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辞下 

【原文】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1)其变2),使3)民不倦4),神而化之,使民宜5)之。易6)7)8)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9)无不利”。

【译文】神农氏寿终,黄帝、尧、舜氏兴起,就向下陈述那些既正当又合情合理的事例,致使民众不松懈懒惰,神奇地教化民众,致使民众感觉这些既正当又合情合理的事例很适合他们。整治贫穷就要向民众陈述既正当又合情合理的事例,有既正当又合情合理的事例就要向下面述说传达,向下面传达既正当又合情合理的事例的工作就要长久地进行。所以开始就当作头等大事来帮助黎民百姓令人满意没有不在土地上耕作的。

注释1)叙说;陈述。《汉书·夏侯胜传》:“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2)“辩”。正当(合情合理。)。《礼记·礼运》:“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 郑玄 注:“变,当为辩,声之误也。辩,犹正也。”一本作“ 辨 ”。辩、辨古字通。

(3)使”致使,让。《诗经·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4)”懈怠(松懈懒惰)。《国语·晋语》:“则徧而不倦。”注:“懈也。”

5)合适,适宜。《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6)”治,整治。《孟子》:“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7)”贫穷,缺乏衣食钱财。《荀子·大略》:“至无有者穷。”

8)连词。表承接。用于顺承,犹即;就。《史记·项羽本纪》:“项羽闻龙且军破,则恐。

9)开始;开头。《韩非子·心度》:“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

头等大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辅助,帮助。 · 王符《潜夫论》:“管蔡为戮,,周公祐王。”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美好,善。《诗经·召南·野有死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善:好的,美好的;做得正确;令人满意,完善的;高明的,有本领的。)(善:完好;美好;圆满;共同满足。)

”犁地,耕地。《古代汉语字典》:“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