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民主邪教的历史上,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乌克兰这次大选的结果,显然就是大批对国家现状已经毫无期盼的民众,将自己决定国家未来走向的权利,变成了一场充满娱乐效应的全民狂欢,把一个娱乐明星捧到了总统的宝座上 可以看到的是,乌克兰的状况已经没法更糟糕了,我们不妨慢慢地梳理出一些核心数据,看看乌克兰的现状是怎么样的——2018年,按照IMF的统计,乌克兰人均GDP是2963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是2640美元,这个数字仅仅略高于越南和老挝。而自从乌克兰独立以来,整个国家的人口大约以每年至少15万,大量年份超过30万的速度在流失,人口已经从独立之初的5200万,缩水到如今的4200多万,而且继续在以可见的速度高速流失。。。曾经的欧洲粮仓,被一代代无能的政客,以及一批批利欲熏心的寡头,坑害到了现在这个民不聊生的地步 在一个国家步入无法逾越的困境,且传统政党代表无法解决国家困境的时候,民主投票政治的弊端就会进一步地暴露,民众往往会在这种情形下,去寻求非传统政治力量解决问题,甚至是饮鸩止渴的行为都会成为家常便饭。而且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民众,根本不具备足够成熟的政治眼光,去判定哪位候选人是真正具有治国才能的,即便在成熟的选举政治下,个人的好恶——甚至只是对某一项政策,或者是某一句话的好恶,都会成为填写选票的理由,甚至说得难听点,投票当天的心情都会影响自己投出这一张票 想想川普为什么会突破各种政治正确和建制派的压力,成为白宫的主人?再想想马克龙为什么可以击败一众传统政治力量,问鼎法国总统宝座?这些人本质上根本不是合格的政治家,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跳梁小丑也不为过,然而即便在最成熟的选举制度(要知道这是美国和法国,而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民主制度不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下,都诞生了这样的国家领袖,可以想象,投票式民主的弊病实际上有多深 乌克兰的情况,当然要远远比美法更糟糕,民众对传统政治人物的失望程度也更甚于美法,于是乎,在这次选举里,一个完全没有政治经验,在选举宣传里依靠“人民公仆”电视剧里自己饰演总统角色这一行为而积攒了足够多人气的41岁电视剧演员,在全体民众发起的,一场堪称用脚投票盛宴的大选里,成功地成为了一个4000万人口国家的掌舵人。。。 泽连斯基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 这里我要说一个自己很久以来的看法,政治家这个行业,和其他所有的职业一样,是要讲究专业性的,也是需要有准入门槛的。但是现在盛行的投票式民主,恰恰令政治家这个职业,缺少足够的准入门槛——问题是,相比其他的职业,政治家的能力对于国家的影响更加深远(无论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在座诸位,凡是有点理性的,都不会相信一个毫无政治经验的娱乐明星,有能力收拾这个关系极其错综复杂的烂摊子,能够让乌克兰从绝境里走出来,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寻求到平衡,不过在乌克兰人眼里,选波罗申科和选泽连斯基,也就是等死和找死的区别罢了。。。 ============================================== 其实,这种把国家前途命运当儿戏的事情,乌克兰这次的选举并不是第一回,也不会是最后一回 想想英国在之前搞出的两次公投——第一次是苏格兰独立公投,第二次是大家熟悉的脱欧公投。苏格兰独立公投,总算是以微弱的优势让苏格兰留在了英国,避免了国家的彻底分裂;而脱欧公投的结果也看到了。一群不负责任的政客,愿意把这种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交给广大根本不懂政治的民众去决断,其所有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担 而且这里要提到一点,很多人都提到过的,网络时代的选举政治已经完全走样了,简而言之,网络这种载体的出现,是对传统宣传阵地——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广播的毁灭性冲击。事实上,传统政党的宣传阵地,往往就是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这些传统媒体,传统政党的实力决定了他们有能力进行更大的开销,在传统媒体上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营销,甚至在街头发送更多的传单。但是在网络时代,依靠社交媒体等新兴宣传工具,非建制派就有更大的余地去作秀,从而完成自我宣传,而且这批人对于新兴媒体的直觉,要比那些传统的建制派力量敏感很多 因此当这种网络时代的宣传手段,与最近这些年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节节衰退,一蹶不振的现状相互呼应的时候,便会造成各种令人跌破眼镜的结果——每一种新兴技术的出现,都有令传统社会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的可能 ================================================= 最后花一定的篇幅,谈谈我对乌克兰现状的看法 我看到很多答主认为,乌克兰只能成为俄欧双方的角力舞台,在我看来并不完全如此。我认为乌克兰并非是俄欧双方的角力场,而是俄罗斯必须去捍卫的后花园。无论是情愿或者不情愿,俄国人的势力退出了东欧,退出了波罗的海,但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俄罗斯的战略底线。东欧和波罗的海的失去,让俄罗斯失去了足够的国际影响力,但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对于俄罗斯来说不是有没有世界性影响力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生存的生死大事 欧美对乌克兰的态度,其实本质上是——想尽办法搞乱俄罗斯的核心战略地带,让俄罗斯只能在自己的后花园里为了灭火而疲于奔命,俄乌白三国,本质上称得上是同种同文(信仰东正教的东斯拉夫民族,且语言差异极小,俄语实际上也通行于另外两国),在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内都是一体的,因此这三国称之为兄弟国家毫不为过。欧美二十年如一日,鼓动乌克兰去对抗俄罗斯,并且始终不忘颠覆白俄罗斯政权,其目的不外乎让包括俄乌白在内的大俄罗斯地区,在兄弟阋墙的悲剧中再也恢复不了元气 欧美成功地蛊惑了一大批公知,把苏联搞垮了,但是一个死而不僵的俄罗斯,依旧不符合欧美的利益,因此西方世界在乌克兰境内继续培养起第二批的公知,即以尤先科,季莫申科为代表的“脱俄入欧”党,离间俄乌关系,从而打造出一个“燃烧的后花园”——乌克兰人民,格鲁吉亚人民,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只是用以遏制俄罗斯,进一步搞垮俄罗斯的炮灰罢了(无比残忍且自私,但是也不失高明的做法)。因此当2010年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之后,西方国家各种明里暗里对亚努科维奇政府的颠覆活动,最终酿成了2014年所发生的那一切。。。 事实上2014年所发生的事情,只有西方是喜闻乐见的,对于俄乌双方来说都是历史性的悲剧,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兄弟反目,同室操戈,让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对同宗同源的兄弟,由此产生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再也难以愈合的伤痕,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乌克兰的事情闹得越大越好,一面看着俄罗斯拼命收拾残局,一面自己稳坐钓鱼台,岂不美哉?——说到底,一个原本就应该是俄罗斯一部分,却在被人为强行分裂出来后,还在一群毫无远见的糟糕政治家领导下,甘愿充当马前卒跟自己的老大哥闹掰,这样的国家不死谁死? 好在,对于中华来说,又多了一个足以自省的好榜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