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是仁君却推行一明朝恶政,雍正宣布废止,百姓听后痛哭流涕

 思明居士 2019-05-03

古代帝王将相去世后,官方都会对他一生进行总结,给予相应的谥号,算是盖棺定论。康熙皇帝被后世称为“圣祖仁皇帝”,其中“仁”是就是他的谥号,纵观他的一生,这个“仁”字可以说名至实归。康熙虽然是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帝,但他尊崇中原传统文化,继承了儒家“仁爱”的政治理念,并落实到他的施政实践当中。可以说康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少有的为政宽仁的皇帝之一。

康熙是仁君却推行一明朝恶政,雍正宣布废止,百姓听后痛哭流涕

我们可以看两组数据:(一)过去农民种植粮食,要向朝廷交纳一定的公粮,或是用白银折抵,每逢天灾人祸粮食欠收,康熙就下旨免除灾区的钱粮。他在位的61年中,一共蠲免钱粮545次,其中重要蠲免32次,累计折合白银1亿5千万两。康熙五十一年,他更是下旨将天下省份分为三组,无论有没有灾荒,轮流普免钱粮,这样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二)全国需要判处死刑的犯人,每年都要上报到朝廷,由皇帝最终审核批准后再行刑,称之为“秋决”。康熙对死刑的使用慎之又慎,不是罪大恶极的,能不用的则尽量不使用死刑,因而康熙朝犯人的死刑律远低于其他时期,例如康熙二十二年,全国“秋决”的犯人加起来也不超过40人。

康熙是仁君却推行一明朝恶政,雍正宣布废止,百姓听后痛哭流涕

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康熙虽然宽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一项恶政在他手中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甚至继续推行。说起来这项恶政是历史遗留问题,与康熙没有关系,与清朝也没有关系,得追溯到前面几个朝代。古代人按身份地位分为几个阶层,除了贵族官僚外,普通的平民分为士、农、工、商四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之四民”。在四民之下,还有一类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不被允许从事平民职业,不能和官民通婚,更不能科举入仕,只能干一些低贱的营生,受尽人们的欺凌,生活境遇极尽悲惨,这类人被称为“贱籍”。“贱籍”大多数都是宋代以来犯罪官员的后人,尤其以明朝为最。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之后,对建文帝的心腹和不肯归顺自己的大臣进行了清洗,斩杀的斩杀,流放的流放,将他们的家人编入贱籍,妻女全部充为官妓,成为人们肆意凌辱的对象。

康熙是仁君却推行一明朝恶政,雍正宣布废止,百姓听后痛哭流涕

贱籍的问题持续了数百年,宽仁的康熙皇帝也未能解决,最终在以严苛著称的雍正皇帝手上得以废除。雍正废除贱籍并不代表他比康熙还要宽仁,是另有原因的。小说《雍正皇帝》中,雍正在当皇子办差时和一个贱籍的女子产生了秘密恋情,还生下了孩子,事情曝光后,女子惨遭家族私刑,被大火活活烧死。雍正做了皇帝后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为了还良心债,他借机下旨废除了全天下的贱籍。这是文学作品虚构的故事情节,我们不能当真,雍正废除贱籍的原因还要从他执政的角度去分析。

康熙是仁君却推行一明朝恶政,雍正宣布废止,百姓听后痛哭流涕

首先,“贱籍”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雍正时期已经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长期受到压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渴望有和平民同等的政治权利,和其他阶层的民众的矛盾日益突出,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不利于政权的稳固。

康熙是仁君却推行一明朝恶政,雍正宣布废止,百姓听后痛哭流涕

其次,雍正虽然为政严苛,但他严苛的对象是官僚士绅阶层,对于民众,他实际上还是延续康熙的仁政理念的。比如他推行的“摊丁入亩”,剥夺的地主士绅的利益,受益的则是贫民百姓。废除贱籍,既是对攻击他为政苛刻的有力回击,也可以获取政治资本,博取仁政爱民的名声。

康熙是仁君却推行一明朝恶政,雍正宣布废止,百姓听后痛哭流涕

第三,雍正最大的施政目标就是改革弊端,推行新政,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贱籍制度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历史旧账,让清朝继续买单已经不合适,更重要的是贱籍制度已经影响了新政的推行,因此它成为雍正改革的目标之一。废除贱籍制度,既可以为推行新政铺平道路,又能实现惠及普天下百姓的目标。

康熙是仁君却推行一明朝恶政,雍正宣布废止,百姓听后痛哭流涕

雍正完成了仁君康熙都未做到的事情,彰显了他宽厚仁爱的一面,可以说是一大善举。不过由于历史局限性,贱籍制度废除地并不彻底,所收到的成效也并不显著,很多贱民的生活状况并未得到改善,但不容否定的是他们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很多贱民对雍正的这一举措感恩戴德,将他称颂为尧舜之君,以至于“令之下日,人皆流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