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一、治病毒性心肌炎秘方(6首)

 学中医书馆 2019-05-03

三一、治病毒性心肌炎秘方(6首) 

31.1清心生脉饮 

【来源】陆藏青,《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川黄连3克,潞党参15~30克,麦冬12~15克,丹参30克,北沙参15~30克,

元参9~12克,五味子3~5克,郁金12克,降香5~9克,瓜蒌皮9克,薤白5~9克,苦参10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益气养阴,豁痰化瘀,清心定悸。 

【方解】本方取川黄连、苦参苦寒泻心火、清热毒而定悸;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

养阴生津;北沙参、元参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与生脉饮同用,养阴之力增强,又制黄连

之燥;丹参与降香、郁金同用,行气活血散瘀,又清心经血分之热;瓜蒌皮、薤白通阳散

结、豁痰下气。诸药合用、有益气养阴、清心定悸、通阳豁痰、化瘀行滞之功效。本方滋

而不腻,寒而不峻,清热不伤阳,益阴不恋邪,通心阳、振心气而无刚燥之弊,且化瘀不

伤血,涤痰不损阴,融益气养阴、清心解毒、化瘀涤痰为一炉。以上药物经现代药理证实

有强心与改善心肌营养的作用,川连还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实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

妙方。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胸痹之气阴两虚兼痰浊瘀滞者。症见胸闷心悸心烦,舌尖红,

舌下瘀紫,苔黄,脉细数。 

【加减】咽痛红,选加金果榄、射干、板蓝根、金银花、木蝴蝶;低热不退加白薇、

地骨皮;苔黄腻去北沙参、元参,加竹茹、陈皮;舌红绛少津加生地、玉竹;舌淡胖加生

黄芪;脉结代加茵陈、山楂。 

【疗效】经十余年的临床使用,对气阴两虚夹痰瘀者效果显著,有效率达93%以上。 

【附记】本方还可用于冠心病气阴两虚夹痰瘀者。 

31.2复方四参饮 

【来源】张镜人,《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 

【组成】孩儿参、丹参各12克,南沙参、苦参各9克,水炙甘草3克,炒枣仁9克,水

炙远志3克,广郁金9克,莲子芯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安神宁心。 

【方解】本方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而其他心脏疾患见是症者亦可选用。病毒

性心肌炎多由外感引起,急性期后表邪虽散,湿热未清,内舍于心,犯及心脉,心神受扰

则惊悸怔忡乃作,邪热久羁,则气阴暗耗,脉道失于宣畅,则血流瘀滞,病情经常反复,

缠绵日久不解。方中以孩儿参益心气、南沙参养心阴为君;丹参调心血,苦参清心热,甘

草缓心脉,郁金通心滞为臣;枣仁宁心神,远志定心悸为佐;莲子芯除心烦为使而组成。

以益气养阴扶正治本,活血清热祛邪治标。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安神宁心之功。 

【主治】心悸怔忡,胸闷胸痛,或见气短乏力、烦躁失眠,脉细、细数或结代,舌苔

薄黄或薄腻、质红。 

【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明显疗效。 

31.3治心肌炎方 

【来源】徐承秋,《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①金银花、连翘各12克,栀子、黄芩各10克,麦冬、知母各12克,生石膏20

克,元参、炒枣仁、蒲公英各12克,甘草10克;②生地、麦冬、沙参各12克、莲心10克,

板蓝根12克,五味子、远志各10克,蒲公英12克,琥珀粉3克(冲服),茯苓20克,甘草10

克;③人参、五味子各10克,生黄芪15克,沙参、麦冬各12克,附片、桂枝各10克,柏子

仁12克,珍珠母30克(先煎),紫石英12克(先煎),甘草10克。 

【用法】随证选用,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①清热泻火,补养心阴;②养阴清热,镇静复脉;③益气扶阳,清心安神。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辨证选方,如邪热犯心:症见发热心烦、心悸、胸闷痛、便

干尿黄,脉数,心律不齐,苔黄厚腻、舌尖红,可选用方①;心阴虚损:心悸气短、胸闷

口干、手心热、心动过速,脉细数,心律不齐,舌红无苔或有黄薄苔,可选用方②;阴阳

两虚:心悸气促、动则更甚、肢冷畏寒、乏力浮肿、心脏扩大、心律不齐,脉细弱、结代。

可选用方③。 

【疗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随证选用,常收良效。 

31.4心肌炎方 

【来源】毛来法,《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板蓝根20克,大青叶15克,黄芩、沙参、麦冬各10克,生地6克,茯神15克,

柏子仁10克,珍珠母15克(先煎),元胡、木香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10~15天为1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扶正宁心。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加减】病情好转或第1疗程后,去板蓝根、大青叶、黄芩、生地等,加玄参、玉竹、

莲心各10克,仙灵脾15克,丹参15克,川芎、郁金各10克;心气虚加人参5克(或党参15克),

炙黄芪15克;心悸甚加琥珀粉1克(冲服),炒枣仁15克;脉结(或大)加桂枝10克,远志3克,

五味子6克;纳呆加内金、建曲、焦楂各10克。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1~3疗程可愈。 

31.5解毒汤 

【来源】王羲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忍冬藤30克,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大蓟、小蓟、

连翘各15克,黄芩18克,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出现发热及皮肤瘀点者。 

【疗效】多年应用,效果甚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临床验证有效。本病与心肌炎不属同一疾病,但同类,特

附于此,供参考。 

31.6二胡丹参汤 

【来源】张大荣,《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柴胡、前胡各12克,丹参15~20克,枳实10克,当归12克,郁金15克,桃仁

9克,赤芍15克,菖蒲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理气活血,宣肺通窍。 

【主治】肥厚性心肌病。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经临床验证有效。本病与心肌炎相似。特附于此,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