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三、皮肤病通治方(2首)

 学中医书馆 2019-05-03

二三、皮肤病通治方(2首) 

23.1清肝饮 

【来源】程淳夫,《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青蒿、柴胡、黄芩、丹皮、橘叶、川楝子各10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肝胆风火。 

【方解】肝属风,胆属火,风火为阳,火动则阳失潜藏,阳亢则风更剧生,风火相煽,

遂循其脏腑之经络,表现于皮肤的各种不同反映。方中青蒿、柴胡、黄芩均走少阳胆经,

以清肝经风火、止瘙痒;丹皮走肝经以清肝火;橘叶、川楝子走肝胆经以疏肝行气,清肝

经风火;金钱草,走肝经以清利肝经湿热,诸药配伍,疏肝行气,清肝利湿。 

【主治】肝胆风火遂循脏腑之经络表现皮肤的红肿疼痛、瘙痒、水疱透亮,舌质红,

苔薄黄、脉弦数。如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女阴瘙痒、带状疱疹、脱发等疾患。 

【加减】男女脱发、头痒、白屑多,加凌霄花、月季花、玫瑰花;外用青蒿、芒硝浓

煎剂洗头,每日1次;小儿耳内糜烂、流水、痒痛不止,加杭菊花、玫瑰花、月季花、生

蒲黄;腋下起疙瘩,红肿痒痛不止,加牡蛎、枳壳,外用青蒿、芒硝浓煎剂外洗患处;男

人眉毛烂、胡须烂、瘙痒、抓破流水,加生蒲黄、王不留行、三棱、五灵脂、枳壳;外用

青蒿、芒硝浓煎剂外洗患处;妇女乳房瘙痒、红肿、起硬壳,加丝瓜络、王不留行、穿山

甲、蟅虫、竹茹、三棱、葱白;男女外阴瘙痒,抓破流水,加蟅虫、地龙、茜草根、怀牛

膝,外用青蒿、芒硝浓煎剂外洗患处。 

【疗效】多年临床应用,凡肝胆风火,肝经湿热所致者,用之皆获佳效,而且奏效颇

捷,疗效可靠。笔者临床亦喜用此方,对证验之临床,每获佳效,确为皮肤病实热证之良

方。 

23.2八味洁肤膏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煨甘遂60克,红芽大戟90克,白芥子24克,麻黄12克,生南星、生半夏各55

克,僵蚕30克,生石灰(风化自制者良)150~180克。笔者使用常依本方加白鲜皮、防风各

30克。 

【用法】上药烘干或晒干共研极细末,过筛,研细和匀,入麻油适量调和成稠糊状药

膏即成,收贮备用。凡干性皮肤病,先用消毒纱布轻轻擦之,令皮肤发热、渗水,即取本

膏涂擦患部,涂薄薄一层即可;而湿性皮肤病,亦用消毒纱布(或砂纸)擦之发热,即涂擦

膏药薄薄一层即止。每日涂擦4~6次,痊愈为度。 

【功用】疏风化痰,祛湿解毒。 

【方解】人之皮肤犹如疆域之藩篱,易受外邪之侵袭,一有邪入即邪蕴为患,此皮肤

病之所由起矣。正如《本草求真》云:“一有邪入,则阳疲郁不伸而热生矣。有热自必有

湿,湿淫则热益盛,而风更乘热至,相依为害。”说明致因虽多,不外乎是风寒湿热或时

疫毒气相依所致。痰毒必伏,相因而致。然邪有侧重,以风热湿毒居多。治宜疏风化痰,

祛湿解毒为治。方中君以煨甘遂、大戟善祛经络水湿之毒,以毒攻毒,无处不到,又因外

用,治皮肤湿毒尤宜。臣以生石灰,善治皮肤、骨髓疮疡恶毒,时疫毒气或脓水淋漓之证,

尤为祛风热毒气,收湿敛疮之妙品;白鲜皮治风疮疥癣,尤能开关通窍,俾水行热清风熄

而痒止;佐以防风祛风止痒,且善搜深入之风毒;僵蚕祛风热、散痰结;南星、半夏化风

痰、祛湿毒、消肿散结;白芥子内外宣通,善能行气化顽痰。尤妙在用麻黄为使,麻黄善

开鬼门,发汗散寒,尤能散肺经郁火之邪毒,鬼门(腠理)一开,诸邪必驱之无存,病必向

愈。诸药配伍,其疏风化痰、祛湿解毒之功颇著。 

【主治】一切皮肤病,无论干、湿型者均可用之。 

【疗效】二十多年来,治验颇多,有效率达100%,治愈率亦在80%以上,若能(必要

时)配合内治(内服对证汤剂),则效果尤佳。据1980~1990年来用本方外治多种皮肤病510

例,有的配合内治方药,结果均获痊愈,治愈率达100%。 

【附记】本方为笔者师传秘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