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樊马克:从文字看商代图腾问题

 heshingshih 2019-05-03

图腾是严复对totem的音译,原本是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概念,认为人和动物之间存在血缘亲疏关系。词源义本身是“他的亲族”。我们理解为,图腾是某个民族认为诞生自己的动物或植物。赵敦华在其《图腾制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中指出:“人类学家早就观察到,不同图腾的部落是血缘不同的群体。”

我们常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其实这样的认知出现相当晚。在最早出现文字的商代,虽然有龙字,龙却不是商代人的图腾

龙,商代文字像头上有角或冠,张大嘴,身尾反曲的龙形。《甲骨文字典》:“盖龙为先民想象中之神物,甲骨文龙字乃综合数种动物之形,并以想象增饰而成。”卜辞中龙用作人名或方国名。龙方与商时敌时友。屡次征伐过后,龙方臣服。《甲骨文合集》6576:“王叀(惠)龙方伐。”“王勿隹(唯)龙方伐。”《甲骨文合集》6584:“叀(惠)帚(妇)妌伐龙,(翦)。” 《甲骨文合集》6585:“勿乎(呼)帚(妇)妌伐龙方。”《甲骨文合集》6589:“乎(呼)取龙白(伯)。”《甲骨文合集》6590:“令般取龙白(伯)。”出土文献显示,屡次征伐过后,龙方才臣服。

可见,龙不是商的图腾,商的图腾应当是玄鸟。玄鸟是燕,准确来说是雨燕,雨燕目雨燕科。《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简狄吞下了玄鸟蛋,生下了商始祖契。玄鸟二字或合作,《康熙字典》:“玄鸟。本作玄,俗加鸟。”

玄鸟是商的图腾,那么其他方国有没有对应的图腾呢?我们认为有,就是商周金文中的“族徽”。王长丰在其《殷周金文族徽研究》中已指出:“我们认为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那些通过一定的方式与其他文字结合,形成有一定秩序的名词或名词之间的非正常语序叙述的缀联形式,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与先祖庙号联属,置于相对独立的长篇铭文之后、之首、之中,我们称这种文字为‘族徽’。”

商代族徽文字中有许多是动物名字,我们认为和图腾的定义是相近的。赵敦华说:“他们在动植物中选择图腾的理由也许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动植物的出现曾经伴随着好运,有些是他们食物的主要来源,有些是他们用来认识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手段,等等。”商代族徽文字中能找到玄鸟、凤、龙、虎等瑞兽。我们举商代族徽文字中常见的几个动物字。

首先是凤。《甲骨文字典》:“像头上有丛毛冠之鸟,殷人以为知时之神鸟,或加凡、兄以表音,卜辞多借为风字。”也用作人名,甲桥刻辞“凤入(纳)”。后期的甲骨文增加声符凡,凤凰本体和普通鸟形渐渐混同,就成了从鸟、凡声的繁体鳳字。商代金文的凤字不能当风讲,是用作本意凤凰。

巂也是常见族徽。巂读规,就是子规(杜鹃)的本字。用作鸟名,卜辞常与燕并提。

巂可能是红翅凤头鹃(Clamator coromandus),俗名冠郭公,即有冠的杜鹃,凤头、叉尾,合乎字形,安阳一带今天尚有分布。

虎,也是常见的族徽。虎在卜辞中可用作方国名。商代文字像猛虎嘴巴大张,尾巴上卷,身上带斑纹(后期省去不画),常常还画出利爪。

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在商代有专字,像蝙蝠正面展翼之形。

更常见的族徽还有犬、豕、牛、羊、鸟等,不一一赘述。

列维·施特劳斯在其《图腾制度》中指出:“汤姆森河流域的印第安人有图腾,却没有氏族;伊洛魁人用动物来称呼氏族,但动物却不是图腾;尤卡吉尔人既分成各个氏族,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动物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可这一切是以萨满,而不是以社会群体为中介得到实现的。”商代已有氏族观念,族徽的出现正是起到区别不同宗亲的作用。当时的王室,祭祀名用天干命名日名,如武丁、廪辛、文丁,乃至帝辛、武庚。父辈不区分生父、伯父、叔父,径直称父;母辈同理称母(或作女,本一字);再高的辈分则男称祖,女称匕(妣);同辈称兄。亲属称谓后再加日名。我们觉得,氏族问题和图腾问题,是可以映射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黄琲 排版编辑:黄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