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河浮桥,高安人心中的桥

 陈老师图书馆 2019-05-03

锦 河 浮 桥

我的家乡,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因锦河横贯其中,像一条玉带将她分成两半,自古以来,人们都习惯地把河南叫做南街,河北叫做北街。而最早将这两街连接起来的,是一座名叫永安的浮桥。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我家住在南街,父母却替我选择了一所北街的学校读书。因为浮桥离我家和学校的位置比较近,所以我几乎天天都要与它打交道。那时的浮桥,形状和结构都跟现在大体相似。它对接南北码头,在河中呈一字形展开。全桥分成若干节,每节之间用绳索捆绑相连,如遇船只过往,可以随时断开。用料方面,则更为简单。除了起固定作用的铁钉外,全是清一色的木头。浮舫头尖尾方,上面没有封盖,夏天要刷油防腐,雨天要清除舱里的积水。桥面是用木板一块块拼起来的,不甚平整,还隔三差五地露出手指宽的缝隙。

浮桥的外观和制作虽然简陋,但作用却不可小看。据史书记载,它始建于公元927年,从此就改变了两街鸡犬之声相闻难往来的历史。虽然到了宋代以后,城里又添了一座石桥,但因其所处位置原因,浮桥仍然是两街人行往来的主要通道,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如今老码头上那光溜溜的青石板台阶,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因为人流多、人气旺,浮桥两端的大观楼和胜利路也成了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如果没有这座浮桥,我小时候每次上学和回家都要绕一个几里路的大圈子。所以,我把浮桥当作了一位要好的伙伴,每逢汛期浮桥断开的日子,也是我最难过的时候。在漫长的岁月里,它既像一条横卧在锦河上的长龙,不惧流水的冲刷和风雨的侵蚀,又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它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它用自己的躯体,为行人架起了一条永安之桥,也为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城区扩展了,锦河上的桥梁也增多了。与后来新建的这些钢筋混泥土大桥相比,浮桥的确在许多方面都显得落伍了。尽管如此,我至今和很多人一样,还是喜欢从浮桥过河,这除了相濡以久的缘故外,也因为浮桥有其独到之处,它是单纯的人行通道,让人感到安全和清静。因为离河水比较近,桥面又是木板,不仅空气好,灰尘少,而且随着水流的颤动和脚步的起伏,使人产生一种晃悠悠的感觉,比走在硬帮帮的水泥地块上要惬意的多。就连上下码头的台阶,也不失为一种煅炼腿脚的方式。尤其是到了夏天,更有许多人喜欢在晚上到浮桥上歇暑纳凉,那种怡人感受远胜于空调和氧吧。除此之外,浮桥北接大观楼,南接老码头,还构成了城里一道非常亮丽的自然景观。

有一个时期,浮桥曾因毗邻新大桥的建成而中断,但很快又被重新启用,并且换成了如今更加坚固耐用的铁浮舫。从中,也可以看出它在家乡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一种古老的通行设施,这座饱经沧桑的浮桥也许终究会有退役的时候,但作为家乡人们的一位挚友,它会永远留在这座小城的记忆之中。

浮桥,高安的古建筑标志之一

古往今来,人来人往

见证发生了很多的人与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