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才先生遗作
苏州(吴县)宝带桥联话 宝带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是著名的水城,有中国威尼斯之称。水城河道纵横,桥梁比栉,古今桥梁近千座。唐人杜荀鹤有“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的名句。宝带桥座落在苏州市东南葑门外六里处澹台湖(太湖的一部分),连通大运河的湖口上。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年),因唐刺史王仲舒捐玉带资助兴建而得名。宝带桥用素雅的花岗石砌成,全长319米,有53孔,孔孔连缀,北起第27墩由双墩并列组成大墩。墩上建石塔一座,桥两端立有石狮、石塔、石碑。桥面之长,桥孔之多,结构之精巧,在中外古代建桥史上实属罕见。1962年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四枚《中国古代桥梁》特种纪念邮票第一枚就是苏州宝带桥。清同治年间,太平军进驻苏州,李鸿章勾结英人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军。为使汽轮顺利通过宝带桥以便进攻苏州,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二十九日,洋枪队头子戈登悍然下令炸毁桥之大孔,接着双墩以北的26孔相继崩塌了。解放后,经过修整,宝带桥又恢复了原貌。同时又在附近建起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公路大桥,以便通车行人,减轻古桥的压力,这样千年古桥就被视为珍贵的文物胜迹而被保护起来。 联曰: 桥头出丑,奇闻一旦自英酋。 联语写人文。上联歌颂唐刺史捐赠玉带资助建桥的慷慨之举,下联揭露英侵略者悍然炸桥的罪行,一建一毁,黑白分明,褒贬分清。 联曰: 上玉兔、下玉兔,游宫玉兔列队游。 联语巧用比喻,将桥和孔分别比成“金龙”和“玉兔”,生动形象,富有生命活力。三个“龙”字和三个“兔”字,复字不重复,反觉新鲜。 联曰: 水城千座桥,桥桥映月,朝霞夜月溢诗情。 联语写“水巷小桥多”。上联写“玉带”之美,由带到璧,由璧到波,由波到画,层层递进。下联写“水城”桥多,自城至桥,自桥至月,自月至诗,环环紧扣,烘托出画意诗情。 联曰: 金环连古郡,无边风月,落霞孤鹜系金环。 联语写桥景。巧用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展现古桥的绮丽风光。一“飘”一“系”自然切当,使名句用来不觉有刀斧痕迹。首尾“带”“环”重叠,联趣引人。 联曰: 雪浪推碧波,白沙抱青渚,壮哉悦目,金环半百嵌彩虹。 联语涂抹色彩。上联写空间,下联写湖面,用了“兰”、“绿”、“紫”、“红”、“玉”、“银”和“雪”、“碧”、“白”、“青”、“金”、“彩”等十二个不同颜色的形容词,把五彩斑斓的桥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叫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上下联的前两句左右上下都成对仗,联中有联,饶有趣味。 联曰: 车点点、舟扁扁、人影攘攘,双双男红女绿,欣赏五十牙月挂龙宫。 联语亦写桥景。上联写湖光,下联写游客,均用叠词排比的手法,铿锵有力,一气贯通,反映出桥景之壮丽,游人之众多。把太湖比成“仙境”与“龙宫”,令人遐想,招人惹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