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才先生遗作
滦州滦河铁桥联话 铁桥位于河北省滦县,雄跨滦河两岸。这是中国人自已修筑的第一座铁路桥梁。滦河大铁桥是由北京经天津、唐山、秦皇岛、锦州,达沈阳,沟通关内外铁路动脉上的一座铁路桥梁,似咽喉,如锁钥,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清光绪年间,朝廷任命英人金达为修筑关内外铁路的总工程师,他认为修筑滦河铁桥是一项大有油水可捞的交易,就让英人喀克斯承包修桥工程。喀克斯徒有虚名,不善其事,终因水流湍急、河床不稳,无法筑墩而告失败。金达只好把修桥工和包给要价较低的日本人。日人企图用偷工减料的办法来捞钱,由于钻探极其肤浅,桥墩无法构筑,也借口毁约。金达无奈,不得不用高价包给德国工程队。德人的机械设备虽好,但没有掌握水情变化的规律,折腾了好些日子,所得到的仍然是前两者的下场。正当金达走投无路之时,突然看到署名为詹天佑的一份工程报告,立即生出了让詹天佑修桥的念头。他一向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因为这种大型铁路桥梁中国人从来也没有修过。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来了詹天佑,说明了情况。詹天佑笑道:“我可以负责把桥修好,但建桥的施工方案和人员得由我认定,别人不得插手。” 詹天佑广东南海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幼童留学美国,习工程,光绪七年(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学成归国,曾任教于福州船政局、广东博学馆、广东海图陆师学堂,先后任潮汕铁路工程师、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汉粤川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等职,是英国工程研究会会员、中华工程学会会长,1919年任协约国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该会技术部之中国代表,是我国第一位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他不但具备渊博的科学知识,还具有高昂的爱国热忱。詹天佑接受修筑滦河铁桥的任务以后,把工作重点放在水情和地质的探测方面,以便选定桥址,筑好桥墩。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访问了世代生活在滦河两岸的渔民和船工,又亲自深入滦河勘查、钻探,做了详细记录和认真分析研究,直到完全掌握水情变化规律和河床地质情况后才制订出无可挑剔的施工方案。为了解筑好桥墩,詹天佑采用了当时亚州各国尚未使用过的“压气沉箱法”,招募水性好的渔民潜入水底,以传统方法配合机械设备,操作打桩,奠定了桥基,顺利筑起一排桥墩。值此桥墩建成之初,突然降了一场滂沱大雨,河水猛涨,滚滚浪涛向桥墩横冲直撞。人们都捏着一把汗,担心发生事故。然而这种忧虑是多余的,那些桥墩稳如泰山,纹丝不动,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一些外国包工队看到詹天佑成功地建起了桥墩,纷纷前来表示愿意把机器租借给詹天佑使用。詹天佑完全懂得使用机械设备的优越性,但为了显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力量,对友人的好意一一婉言谢绝。经过全体技师、工匠的通力合作和辛勤劳动,滦河铁桥终于如期完工。深蓝色的油漆给桥梁穿上了节日盛装,桥架两端各画了一幅“二龙抢珠”的图案,两条腾飞的青龙逗着一颗红光熠熠的明珠,把大桥妆点得更加光彩夺目。 光绪十八年(1892年),滦河铁桥举行通车典礼,詹天佑胸佩红花,身披彩带,被拥上过桥列车。 联语赞詹公杰作。上联写赢欧亚:前三句言建桥不依赖外人,反映中国人民有骨气,有信心,有能力。末句言“自力更生”的丰硕成果是建起了“滦县长虹”,一个“赢”字说明外人裹足不前的事,中国人却得心应手,取得成功,洋溢着民族自豪感。下联写报炎黄:前三句言詹天佑尊重科学,不迷信外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具有坚强意志和踏实作风,为建造铁桥而呕心沥血。末句言“图强奋发”的结果是奉献出铁桥“杰作”。“报炎黄”,说明詹天佑以此高质量的桥梁作为对先人、对祖国的报答,表达了炎黄子孙的一片深情。上联写功绩,下联写意义,上下勾连,顺理成章。上下联前半段写因,后半段写果,秩序井然。 联语赞架桥技术。上联写西方无颜色,下联写东土放辉。因“东土”、“筑墩”、“架桥”、“有新法”、“出高招”、技术高超,作品精湛,故而放射出耀眼的“光辉”,从而使“西方”相形见绌,失去“颜色”。这是因为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有志者”、“苦心人”,能够树雄心、立壮志,尊重科学,刻苦钻研,掌握规律,终于使理想实现,事业成功,所谓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联语用因果关系铺展,相辅相成,联系紧密。联语以对比的方法展现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是一副桥联,也是一曲赞歌。“有事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是蒲松龄自勉联中的佳句,引用名人名句,切人切事,增色增光。 联语赞桥功。上联写沟通关内外:一、二两句中的“无策”是“有谋”的衬托,言詹天佑在英、日、德三国包工队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欣然接受建桥任务,而且采用新法筑好桥墩,架起铁桥,独领风骚,赞扬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气概之豪迈、技术之高超。第三句写桥势,描绘了铁桥的勃勃英姿。末句写功用,言铁桥的建成,使山海关内外的铁路畅通无阻,把华北和东北紧密联系起来。下联写冠盖岭东西:一、二两句言铁桥的建成,无论是老祖宗,还是小百姓都眉开眼笑,点头称是,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欢迎。第三句言海内外炎黄子孙都来参观游览,反映铁桥的雄伟壮丽,引人入胜。末句热情夸赞,“岭东西”指秦岭东西两部,泛指全中国。言这是中国人民自己建造的第一座铁路桥梁,洋溢着民族自豪感。前写胜迹,后写游览,井然有序。数字相对,工整贴切,联趣盎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