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美/诗意漫想-赵宝坤油画作品赏析

 刘晶文图书馆 2019-05-03

他的作品既富有传统的中国诗意,又具有现代的个性视域,他是在中国意境和西方现代派之间寻求自己的语言方式,表现当下生存的询问和心境。

他的油画风景,排序随心而为,自然妥帖,不追求形似,却表现了心灵原野独自存在的悠悠景色。而大胆、夸张、变异的造型,又将内心的情结或沉痛恣意或静谧悠然地表现出来。鉴赏者可以从中发现其情感的依据和思绪发轫之路径。当然,这些情结要靠色彩来完成,他的色彩,偏重于土黄和偏蓝的绿色,注重对比,并在对比之中完成优雅的装饰性。内心那份久远的雅致,因他随心而又审慎考量的对比,显得与生俱来般的灵动而宝贵。他的这些特色显然受到了奥地利大师席勒的启示。他推崇的另一位画家苏联时期的莫伊谢延科的作品也更多的采用对比的手法,诗意与忧想揉和在一起,从他的画中可以清楚地读到他在用心体察痛苦、并在无奈地低吟和叩问生存的意义。他的画有一些乡村深处的忍耐、坚韧和游牧的特质。

一段时间一个想法,一次出去写生也是围绕着这个想法进行尝试和研究,毕竟想法再怎么美好,也得落实在画布上来看。在尼泊尔画的几幅画是在西藏画的一批的延续,画完西藏那批画之后就不想再那么画了。

就是在西藏画的一系列作品的过程中看到了大卫霍克尼的几幅作品,让我感觉到另外一种尝试。现在随着画画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觉得基础是多么的重要。熟能生巧,熟本来就能生巧了,这个巧靠再多的想法都想不出来。而在西藏完成的作品在出发前就想好了,我想把眼前场景分解成一些点,独立的颜色让实际的物体成为画布上的颜料。有的朋友说宝坤你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了,我现在觉得,作品中不断体现出来的特点,往往是缺点的体现,我实在不会画了我只能这么画了,我想否定它,突破它。

我对西北的风貌总有点慢热,初到北堡真感觉没什么可画的,好失落,但是随着一幅一幅作品的出现,对画面的构思就随着我走过的一条条小路,逐渐清晰,剩下的时间就是画就行了。画着画着画框出现了浅颜色的一个边,记得以前看过黄阿忠老师的展览,见过他作品经常有这样的效果,当时想模仿画出来总是最后就盖掉,自己的眼睛不接受那样的效果,现在有所理解,很好玩儿,这个边虽然是个边但他是画的一部分。

不知不觉像旅行写生这样体验式的画画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在外面写生感觉真的像是一段修行,一方面是丰富眼界和收获作品,另一方面也是自我在思想上的梳理,作画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会涌入我的脑海,生活上的专业上的,过去的现在的,乐观的悲观的,都能让我在自己的心理有一个坚定地态度。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总能把它们总结为生活的道理,而这些道理也都能融入作品当中。

赵宝坤

1987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草原油画院画师

回民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大连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9年毕业于榆林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2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2015年8月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人物创作研修班进修

2016年7月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

多次参加全国、内蒙古及我馆2015-2017年重要展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