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学大师,你会想到谁?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位宗师级的人物,你一定绕不过。他 1922 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 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3 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 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可以说,他的一生,不是在研究美学,就是在研究美学的路上。 他就是朱光潜。 朱光潜的每一本著作都堪称经典,像《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谈文学》《谈美书简》《咬文嚼字》等等,时至今日,仍然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而今天要给大家推荐这套,朱光潜“美好人生”书系,就收录了朱老著作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四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谈修养》《谈美书简》。 很多朋友或许听说过这四本书,但是不太了解他们的由来。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四本中最早的一部,收录了十二封给中学青年的信件。信中以青年们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等等,读来有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受益颇多。
紧接着到 30 年代,朱光潜又写出一部亲切自然的《谈美》,是朱光潜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关注“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
到了 40 年代,朱光潜又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谈论人生修养的文章,后被整理成《谈修养》一书。 他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一一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
《谈美书简》是四本中最晚的一本,是朱光潜在 82 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由 13 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 书中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虽然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都较为久远,最近的一部距今也三十余年,但朱老的文字,对今天的青年人来说,仍然有如一道光,可以照亮他们苦闷的心。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手里……
四本书中,朱老金句频出。 譬如谈读书,他说: 谈学问: 谈体育: 谈休息: 谈消遣: 谈人生: 像这样的金句,在四本书中还有很多很多,读之不禁莞尔,读后又觉身心通畅。 除了内容经典,今天介绍的这套朱光潜“美好人生”书系,又有哪些看点呢? 01 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全新阐释 书系在整体的设计上,用了更加贴近现代人审美趣味的策划方式,将四本书的书名分别扩展为《像个孩子:谈美》《为美虚度时光:谈美书简》《草木闲心岁月长:谈修养》《好的人生,不着急: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从“趣”、“赏”、“闲”、“慢”四个角度,对朱先生的作品进行了全新阐释。 谈美,也是谈人生: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02 封面插画由知名水墨画家林曦操刀 知名水墨画家林曦,她对朱光潜美学的研究颇有自己的心得。护封插画选用林曦创作的小和尚形象,既有经典名家的风范,蕴含哲理意味,又摒弃了以往市面上各版本的老气横秋。 书名为独特书法字体,彰显图书质感,呼应丛书“美好人生”主题。书系内封采用“延禧莫兰迪色”,温柔又高级,清新又治愈,呈现一种舒缓雅致、宁静和谐的“延禧莫兰迪”之美。
03 内文插图由水墨画家李知弥创作 随书附赠李知弥所绘 6 寸精美明信片 李知弥先生是上海职业水墨艺术家,看到他画的第一眼感觉是“美好”,与朱光潜丛书主题不谋而合。 一草一木、一蝶一花……都可能出现在知弥先生的笔下。他的所写所画,充满了江南的灵秀之气,细细品味,每一帧小画中又弥漫着厚实的人文积淀。 ![]() 四本书,每本书都会附赠一张 6 寸精美明信片,插图同样由李知弥创作。赏玩与实用功能并重,耐得住岁月的磨洗;品读画中之美,见出平凡时光的深情。 04 套书装帧精美 内含珍贵“朱光潜”印章藏书票
函套工艺精美,采用烫白工艺,大地纸等特种纸。 套书还将附赠一张珍贵的“朱光潜”印章藏书票,书系收藏价值极高。 |
|
来自: 潇潇雨ekg9m5f4 >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