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治下肢溃疡(臁疮)秘方(2首)

 学中医书馆 2019-05-04

8.1化腐生肌丹 

【来源】王玉章,《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红升丹30克,轻粉、官粉各40克,银珠30克,樟丹10克,乳香、没药各50克,

血竭20克,松香、冰片各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合成丹,疮面在常规消毒下,外涂“化腐生肌丹”,然后外

用敷料覆盖包扎,隔日换药1次。 

【功用】解毒化腐,生肌敛疮。 

【方解】祖国医学认为慢性下肢溃疡是由于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或脉道不通,肌肤

失养,继而热腐肉烂所致。据临床观察所见,大多由患者其他疮口下陷,脓汁稀而多,或

腐烂覆满疮面,肉芽组织暗淡或灰白,疮周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王氏认为此乃气血瘀滞,

脉道不通,瘀、腐、脓的存在为溃疡经久不愈的主要障碍。方中含有“化腐生肌”之圣药红

升丹,能刺激病灶肉芽组织,促使结缔组织增生,而利于溃疡的愈合;松香、乳没等乃本

方之精品,能生肌长肉敛皮,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加速了上皮的形成。王氏认为脓可能

是疮面药物作用下,局部组织代谢旺盛的表现,是“煨脓”的结果,并非疮面感染恶化所造

成的,是病症由阴转阳的一个标志;红升丹,轻粉,银珠,乳没等皆为辛温或辛热之品,

不但能解毒拔脓化腐生肌,而且可以活血消肿止痛。本药具有提毒化腐,生肌敛皮作用,

能改善疮面局部的微循环,激活慢性溃疡由僵化状态向急性无菌性炎性反方向转化,刺激

结缔组织增生。临床使用安全可靠,是治疗慢性溃疡较为理想的药物。亦是治疗慢性溃疡

的一首外治良方。 

【主治】慢性下肢溃疡。 

【疗效】多年用于临床,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8.2臁疮汤 

【来源】王德隆,《浙江中医杂志》(11~12)1982 

【组成】当归20克,茵陈、葛根各30克,黄柏、苦参、连翘、猪苓各12克,炒苍术、

防风、羌活、知母各10克,木瓜25克,升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功用】清热利湿,祛风解肌,活血消肿。 

【主治】臁疮(初中期)。 

【疗效】治疗13例,6例初期患者,平均服药15剂皆痊愈;7例中期患者,平均服药23

剂,6例痊愈,1例好转。总有效率达100%。 

九、治痔疮秘方(5首) 

9.1消痔饮 

【来源】彭显光,《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朱砂莲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布包)、黄柏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方中马勃布包与它药同煎30分钟,水煎3次,总取汁500毫升,日

服3次,每次服160毫升。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血,软坚收敛,消肿止痛。 

【方解】彭氏认为,内痔的病因以脏腑本虚为主,在各种诱因的影响下,如七情过度,

饮食不节,便秘,痢疾,久坐以及负重,竭力运动等均可使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湿

热内生,下趋大肠,血脉不行,筋脉横结而成痔。方中朱砂莲味苦辛性寒,清热消胀,散

血止血,既能收疮止痛,亦有抑菌杀菌作用;草决明甘苦寒,善能降泄壅滞以通腑道,清

利软坚而润肠燥;煅牡蛎有收敛固涩之功效;马勃具收敛止血之作用;黄柏清火燥湿,清

热解毒;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止血,软

坚收疮,消肿止痛之功,意在消除痔静脉的曲张和瘀血,促使痔核萎缩而痊愈。 

【主治】痔疮(内痔)。 

【加减】如便血严重者,可加槐角24克,地榆30克;红肿痛剧加黄芩,黄连各10克,

黄柏15克;小便不利加茯苓15克,木通6克,车前草15克;虚证便秘加火麻仁30克,生地

15克,杏仁10克,郁李仁5克;实证便秘加熟大黄15克,枳实9克;伴气虚痔核脱出者,可

加黄芪30克,潞党参,升麻,柴胡各15克;血虚加熟地15克,当归,白芍各12克,阿胶10

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9.2消痔液 

【来源】朱秉宜,《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乌梅1克,盐酸普鲁卡因0.5克,加水到100毫升 

【用法】治疗内痔,混合痔,用痔黏膜下层,高低位注射法,适当大剂量注射消痔液。

治疗三期内痔,混合痔,同时取用四点注射法。治疗肛裂,用四点注射法。即将消痔液与

0.5%普鲁卡因注射液1∶1稀释,于截石位2、5、7、10点作四个注射点,从距肛门缘中心

约2厘米处,作肛门外皮肤穿刺,以放射方向至肛管直肠环平面稍下方的内,外括约肌之

间,然后注射经稀释的消痔液,每点4毫升。 

【功用】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抗血凝。 

【方解】消痔液,经动物实验,具有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抗血

凝等作用。局部注射用药,有解除肛门内括约肌痉挛或异常活动,从而改善痔血管的回流

障碍,加之扩张血管,血管灌流量增加,抗血凝等直接作用,共同改善了局部血循环,血

流畅通,使得痔静脉瘀血消退,达到痔核脱去,便血等症状消失,痔疮平复的目的。对肛

裂由于内括约肌痉挛的解除,局部血循环改善,因而得以止痛,促进溃疡愈合。本法可避

免传统疗法所造成的术后局部疼痛,大出血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与后遗症。 

【主治】内痔、混合痔、肛裂。但痔组织大量纤维性变,血栓形成者;肛裂伴有化脓

性炎症者为非适应证。 

【疗效】经临床实践观察,上述各证治愈率达95%以上。 

【附记】注意事项:①不可将药注入血管及后尿道部组织内;②普鲁卡因过敏者禁用。 

9.3消痔汤 

【来源】王芳林,《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槐花,艾叶,荆芥各15克,苦参30克,黄连、薄荷、栀子、枳壳、黄柏、大

黄、白芷各15克,地骨皮,蛇床子各30克。 

【用法】以上药物用纱布包好,放入大砂锅内,水5碗,煮煎约为0.5小时,取出药包,

趁热先熏患部,待温后洗浴约0.5小时,每日熏洗1~2次。每剂可使用3~4次。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风止痒。 

【主治】痔瘘肿胀疼痛,手术后创面过大,发炎、肿痛,伤口愈合迟缓者。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在同一书中,王氏还介绍了几首秘方,均经笔者临床验证有效,特转介如下,

供临床选择使用。 

(1)灭脓拔毒散(祖传秘方);明雄黄60克,轻粉,朱砂各6克,净乳香15克(祛油),冰片

6克。上药除冰片外,共研细末,再加入冰片研匀,贮瓶备用,勿泄气。或配制成软膏剂,

每日大便后,将创面洗净拭干,搽药1次,待3~5日创面新鲜肉芽生长时,再换搽生肌散。

功能灭脓拔毒,化腐生新止痛。用于疮疡溃烂,肛肠病手术后伤面腐肉不脱,疼痛者。效

佳。 

(2)葱叶生肌散(祖传秘方)炉甘石60克,官粉30克,铜绿15克,煅石膏13克,轻粉,红

粉,朱砂,冰片各6克,麝香2克,先将炉甘石烧红,在童便中激碎,再与其他各药(除冰片、

麝香外)一起研为细粉,然后装入葱叶管内,放在火旁烤至焦黄色(绝不能烧黑),剥去葱叶

后,将制好的药粉中加入冰片,麝香共研为细未,装瓷瓶内备用。或配制成软膏剂。每日

大便后,将创面洗净拭干,搽药于患处1次。功能生肌收敛,消炎止痛。适宜用于一切创

面肉芽生长期,肛门病手术后创面新鲜者。搽此药能促进愈合。 

(3)痔瘘内消丸(祖传秘方):炒槐角、生地各240克,大黄150克,炒枳壳120克,当归180

克,白芷、焦地榆、黄连、黄芩、炒二丑、栀子、甘草各120克。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

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每日服1~2次、每次服20~30粒,饭前开水送下,以大便通利为

适度,服药后大便仍干燥者,可增服至50粒,大便稀泻者,须停服或减量。功能清热利便,

止血止痛。用于痔瘘肿痛,大便干燥,肛门破裂疼痛下血者。效佳。 

(4)象牙化管丸(祖传秘方);蒸槐角120克,焦地榆、黄连各60克,胡黄连,象牙末各120

克,茯苓,刺猬皮,当归身各60克,黄芩30克,乳香粉24克。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

桐子大,贮瓶备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40~50粒,饭前开水送下,连服至减轻或治愈。

功能清热解毒,化腐止痛。用于严重复杂性肛门瘘管,凡不适宜或不愿手术者,肛门流脓

疼痛日久者,用之皆效。 

9.4矾黄消痔液 

【来源】丁泽民,《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明矾15克,黄连20克,鞣酸0.7克,普鲁卡因5克,甘油1000毫升,注射用水

适量制成100毫升。 

【用法】先将黄连以蒸馏水蒸煮提取2次(每次沸后继续蒸煎1小时),合并两次药液浓

缩,使每毫升相当于2克生药,加95%乙醇沉淀24小时过滤,留液去醇,再加适量注射用水

溶解,加热近沸,并过滤水沉,然后将上述溶液过滤,加入明矾,鞣酸,普鲁卡因及甘油,

溶解后再加注射用水,使制成量为1000毫升,加活性炭0.3%,再加热近沸,稍冷过滤,精

滤并分装于瓶内,置100℃下灭菌30分钟,经灯检,菌培养合格后备用,每日1次,用法同

上方9.2消痔液。 

【功用】使痔核硬化而萎缩消失,并有止血作用。 

【主治】各期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以及Ⅰ、Ⅱ度直肠黏膜脱垂。 

9.5槐花消痔汤 

【来源】蒲孝仁,《四川中医》(5)1985年 

【组成】槐花、槐角各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金银花12克,黄柏10克,滑石15

克(包),当归12克,升麻、柴胡、枳壳各6克,黄芩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逐瘀消痔。 

【方解】方用槐花,槐角凉血止血,行血散结,消肿疗疮;配当归、生地养阴清热,

活血调肠;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升麻、柴胡、枳壳、升提清

气,宽肠导滞;滑石、甘草利湿通便,引药下行,诸药合用,共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逐瘀消痔之功。 

【主治】内痔。 

【加减】倘能随证加减,辨证施治,多数可免手术之苦。如出血甚者,加荆芥炭10克,

地榆,侧柏炭各15克;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大黄各10克;小便短少者,加木通12克,

车前仁10克;身体衰弱,或痔核脱出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熟地12克,重用当归。 

辅助治疗;痔核脱出肛外嵌顿者,及时采用手术还纳,丁字带固定,如已发生绞窄,

可用地肤子30克,枳壳20克,五倍子30克,煎水坐浴,水肿严重者,可用前药液少许,内

加冰片3克,纱布浸药液覆盖,保持痔核湿润,待水肿感染消退后再助以手法,即能还纳,

伴息肉,对外痔肛裂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疗效】治疗400例,其中1期210例,2期117例,3期73例,伴有混合痔110例,肛裂、

感染、嵌顿102例。结果痊愈244例,好转123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92%。 

【附记】注意事项,多食纤维性食物,忌食辛辣煎炸之品,尽量避免负重远行,久坐

久站,并多作收肛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