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构图决定一切,给新手摄影师的三项基础准则

 zzm1008图书馆 2019-05-04

构图(Composition)指的是构成图像的元素,而「元素」包含景物排列的规则、物体的大小比例、颜色对比或视觉延伸的方向性等,简单来说就是「图像的组合」。在学摄影前,先撇开摄影的光圈、快门、曝光的专业原理,好的构图才是摄影最重要的精神所在,取景的好坏影响照片平衡感、空间感、比例感,而构图的比例拿捏恰当甚至可以引申意涵,营造照片之外的想像空间。基本的构图理论包含三分法、对称法、对角线法,掌握这几项原则,在按下快门之前稍作角度调整,相信你也可以拍出大师级的摄影相片。

三分法– Rule of Third

三分法大概是构图中最基本的法则,又称做井字构图。古希腊的艺术及建筑在进行线条区块分割时,发现了优雅的经典比例1:1.62 或2:3,被后人称之为黄金分割比例。概念很简单,就是将照片分成三等分,然后将拍摄主体位置摆在整张照片的1/3 或2/3 比例处,可以营造出辽阔广大的视觉张力,让照片更为平衡与协调。

黄金分割应用到摄影构图技法上,同样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巧妙地将景物或拍摄主题放在这三等分的不同位置上,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感,增添画面的趣味与生命力。在决定拍摄对象主体的位置时,可以参考黄金分割定律,将其安排在画面中心偏左或偏右一点的位置,避免放置画面中心的死板感觉,使照片耐看又不失平衡感。

拍摄物体置中VS 使用三分法的视觉差别

对称法– Symmetry

对称法算是构图中的安全牌,只要将拍摄主题置中,利用对称构图增加照片的平衡、画面的和谐度,拍出来的照片基本上不会太差。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人体的五官、建筑外观,大多是具有对称性的感受。

左右的对称让画面更和谐

采用对称构图时,除了对称性的主体结构本身之外,也要注意画面能否具有足够的延伸性,才能避免画面的无趣和呆板。像是画面由近而远,让观看者目光先被对称结构所吸引,再将视线跟着画面中的空间来游移,初学者可先从建筑物及自然风景下手。

水面反射也能当作上下对称的素材

对角线法– Diagonal

狭义的对角线指的当然是两条平分画面的交叉线,但在摄影中,对角线不一定要平分画面,只要有交集,就能让画面更具有动态的美感,甚至只有一条隐隐的线,也能凸显主题。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即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使画面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并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吸引人的视线,最终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其实,在拍摄过程中,使用此类构图方式并不局限于画面中必须是一条笔直的直线,之所以被称为对角线构图,其实是指画面的整体性,所以虽然看不到线,但又会「感觉」到线就藏在其中。无论是把被摄物放在对角线位置,还是运用景物的线条烘托画面的空间感,都是不错的对角线法尝试。

构图虽不尽然决定照片的一切,但比起技术的养成、器材的好坏,学会构图才是最基础的首要步骤。摄影是种种训练的结合,包含个人美学的基础,美感的培养,色彩学的搭配与光线的了解,良好的构图加上正确的曝光才可以成就一张照片。

Flipermag 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