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治死因成迷,300多年后被一幅画像解开,难怪清史不敢记载!

 小天使_ag 2019-05-04

清世祖顺治皇帝可以说自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位对皇权没有欲望的人。这个皇帝命运波折,六岁的时候便被簇拥做了皇帝,对于普通人来说,帝位是多么遥不可及,然而对于顺治帝来讲,皇权还不及他的董鄂妃一丝一毫。

图/顺治皇帝画像

虽然顺治帝对皇位没有什么欲望,但是这位皇帝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与摄政王多尔衮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让清朝进关,消灭李自成等反对势力,奠定了大清帝国的国土。而顺治帝福临,也成为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帝王。之后又消除南明残存势力,基本上已经算是同意了全国。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功勋卓越的皇帝,在清史记载中在董鄂妃病逝不到一个月,竟然没有丝毫证照,突然驾崩,年仅24岁。对此史书上的解释为:董鄂妃病逝之后,皇帝心神伤感,日不能食、夜不能寐,身心憔悴而死。

图/康熙王朝剧照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么?有人称这位皇帝已经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去了。他们认为清史之所以不记载这件事,反而将顺治帝说成病死,就是为了掩盖事实。试想,堂堂一代皇帝放着大好江山不要,而是青灯古佛做和尚?这对于清朝来说不仅丢了皇家颜面,甚至还会引起社会动荡,让别有用心之人凭此大做文章,因此清史上不敢记载!

究竟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自六岁登基以来,到24岁。顺治做了18年皇帝,虽然刚刚掌握大权的顺治帝拥有雄心壮志,也想为国建功立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顺治渐渐开始觉得力不从心,他开始厌倦了这种生活,从此之后,他不喜欢政治,不喜批阅奏章,不喜统兵打仗,更不喜与人勾心斗角。皇位反而成为了他的枷锁,因此这位皇帝从小痴迷佛学,每日都会咏经颂佛,与僧人为伴。

图/康熙王朝剧照

后来随着他的挚爱董鄂妃病逝,支持他的唯一精神支柱已然不在。于是顺治帝在和尚行森劝导下决定出家,并拥有了法号“行痴”。

皇帝出家自然是大事,并且清朝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在孝庄皇太后率领重臣前来阻止,并请来了和尚行森的师傅玉林琇对顺治进行劝导:

“如果以尘世之法论的话,皇上应该永远坐在皇位上,上可以安定圣母的心,下可以使得民众安居乐业;如果以出世之法论,皇上也应该永久做君主帝王,对外可以保护操持佛法的人,对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

顺治帝听从了玉林琇的劝导,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顺治真的没有出家成功?

300多年后的今天,有考察队在河南省权县一个寺庙中的一幅画还有一个瓦片上,发现了顺治出家的真相。这个寺庙叫做云山寺,正是和尚行森所在的寺庙。里面有一个有一幅画像,画的是一位法号叫做“醒迟”的老和尚穿着袈裟,坐在了龙椅之上,并且房顶上有一些瓦片,更是刻上了龙形图案。龙椅和龙瓦可是皇家专属,一个和尚怎么敢坐在龙椅上呢?

并且,“行痴”和“醒迟”读音一样。是不是有点太巧合了?

图/云山寺发现的龙形瓦片

清朝《清捭类钞》中记载,康熙皇帝也经常前去祭拜,赠送大量匾额、金帛。

由此可见,顺治出家之事并非空穴来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