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几招教你避开劣质酒陷阱:哪些酒最好别买?

 RK588 2019-05-04

在现如今电商购物发达的网络环境下,我们能接触到到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商品,脱离了以前“有钱也买不到好货”的困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明显:网络购物增加了买到劣质品的风险。

这种风险在各类商品中都有体现,白酒行业也不例外。现今各大电商平台出售的白酒,有着华丽的包装、美好的故事、诱人的宣传语,但实际品质如何却要喝到嘴里才能了解。

那么,酒友们在电商平台购酒时注意哪些问题可以减少购物风险呢?又有哪些酒不适合购买呢?本文将给酒友们提供一些思路。

资质不全的酒少购买

在我国,酒类的生产、经营都有严格的管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规定,从事酒类批发零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60日内,在相关部门办理备案登记。

换句话说,白酒经营是需要一定资质的,生产酒要有生产许可证,卖酒要有经营许可证,无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都是违法的,正规酒厂或者销售商必然办理有相关证件。

因此酒友们如果对购买酒的质量有疑问,可以要求商家出示相关证件,自己再通过查询证件确定商品是否靠谱。如果商家无证件或者找其他借口的,大多是不靠谱产品。

另外要说明一点,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是分开的,有的酒商只有经营许可证,酒友们可以询问其代理的是哪家的酒水,一次追溯酒水的生产厂家,这类酒有源头可查也属于正规产品。

讲故事的酒谨慎购买

现如今说起讲故事,茶行业有替外公卖茶、跟后妈争茶园的支教小妹,酒行业也有替爷爷/老父亲卖酒拯救酒厂的酒二代,甚至酒行业还独创了山洞窖藏、长毛老酒等。

故事说得再好,酒不行一样白搭,在此给酒友们一些忠告,不管酒二代宣传“爷爷”是某酒厂几十年酒师也好,宣传自家酒放了十几年也罢,一切左耳进右耳出,权当听个故事,酒究竟好不好,还是要喝了才知道。

玩噱头的大多是骗子

白酒行业向来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如今时代变化,喝酒的不止巷子周边的人,更有四面八方的酒友。因此在当下时代,再好的酒也离不开宣传。

但有些宣传明显说着说着就变了味,比如曾经极其火爆的洞藏长毛老酒。

长毛老酒在16年左右火爆网络,因酒坛古旧、浑身长毛著称,号称是在山洞里藏了多年的陈酒,瓶身都长毛了能不陈嘛?

但很快这种酒就被业内人士扒皮,曝光是用酱油、面粉、豆浆混合后裹上皮纸放在阴凉处,一周之内就能“长出”浑身长毛,而且这种长毛酒还有黄曲霉毒素的危险。

不合常理的酒谨慎购买

什么是不合常理的酒?比如说九块九包邮的陈酿、产地之外的品牌酒、折价促销的名牌酒等。

很多人可能在电视广告上看到或者接到过电话,原价上千的茅台、五粮液等好酒折价促销,买一箱送一箱或者百元连号大钞兑换一箱,等等话术让人极其心动。

此处要请酒友们认清一点,卖酒的是商人,而商人最本质的一点就是:不做亏本生意,也就是说,不管商品价格多少,商人永远不会吃亏。

记住这一点,你就不会因9.9包邮而动心,不会看到茅台、五粮液就觉得捡了大便宜,也就不会轻易吃亏上当。

至于其他很多需要注意的酒类,比如酱香产地的浓香酒、灌装在竹子里的竹筒酒、酒糟里埋藏的发酵酒、集团公司出品的贴牌酒等,基本都属于要谨慎购买的范围,酒友们在平时撸酒、喝酒中也要引起注意。

各位酒友,你是否买到过假酒、神酒等名不副实的劣质酒呢?欢迎留言分享。

我是痴心酿酒人cxjiushi,关注了解更多酒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