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起跑线》:为了让孩子赢在子宫里,连怀孕时间也要算准

 灵魂出窍KKK 2019-05-04

一到四月底五月初,很多人都为孩子幼升小的事情很头疼。我身边一个朋友的儿子刚好今年下半年就要升小学,这些天她非常焦虑。这份焦虑不仅来源于自己,也来源于身边其他家长,都在尽全力给自己小孩找最好的小学,也不断拉着孩子四处上补习班。

无意间发现纪录片《没有起跑线》,展现了大部分家长最真实的样子。

作为一个妈妈,什么时候你最焦虑?

有个答案是,刚生完孩子的你,面对整日都在哭泣的婴儿,镜中的自己狼狈不堪,没有人能搭把手,那个你感到焦虑无比;

还有个答案是,身边的妈妈都在谈论自家孩子的补习班和特长,而你家的孩子休息日只会玩得满头大汗,这样的你焦虑感也油然而生。

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中给我们展现的,就是一群焦虑的父母。这部记录片真实记录了在实行全民精英教育的大环境下,香港的父母想让孩子赢在子宫里。

这到底是部怎样疯狂的纪录片?

二胎妈妈:没有学校要你更可怜

Irene是一位二胎妈妈,头胎是个儿子,最初想给儿子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直到他1岁半才开始联系学前教育,没想到发现儿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面对第一个儿子的现状,Irene觉得很后悔,她表示因为当时不想当“怪兽妈妈”,给儿子施加负担,所以什么也没有为儿子准备。

这一点在Irene带着大儿子去面试幼儿园的时候格外深刻,因为没有刻意操练他,儿子根本比不上其他孩子,没有幼儿园愿意接收他。因为当别人家孩子6个月大在上游戏课程时,Irene的儿子还躺在地上玩。

如今Irene怀上了二胎,现在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地培养这第二个孩子,让ta可以赢在子宫里,已经做好了准备。

此时Irene的丈夫觉得孩子太早上学很可怜,但却被Irene一顿反驳:没有学校要你更可怜。

妈妈们:孩子一定要赢在子宫里

纪录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几个妈妈坐在一起讨论自家孩子的出生月份,有位妈妈说,那些出了名的竞争激烈的好学校,1年只收10个孩子,对孩子的出生月份都有限制,规定必须要1月份生的。

在上幼儿园前能从1数到几还不是最重要的,什么时候受孕、什么时候出生才是硬条件。

对此,这些妈妈们有句金句:要赢在射精前,称只要精确计算好射精时间,就可以保证孩子正好在一月出生。

妈妈们还一起盘算了孩子的上学之路,为了要进好的大学,就要进好的中学,那就有好的小学,最开始的,就是要进好的幼儿园,甚至还说到了育婴院。

最后妈妈们得出了结论:孩子一定要赢在子宫里。

孩子们的起跑线,从在子宫内孕育成一枚胚胎时,就开始了。

高度竞争下:家长使出浑身解数

纪录片中,某教育机构的创始人表示:现在的香港教育制度就是如此,有很多的竞争。家长或者孩子不认同、不喜欢都没用,因为改变不了这样的现实。对于心仪的名校,名额很少,想让孩子进的家长却很多。

某幼儿园负责人也表示,现在父母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心仪学校,不惜放弃自己的工作,去面试当学校的校工。

纪录片中出现的Sharoni今年37岁,是位高级秘书,儿子五岁半,就读于名校幼稚园,很优秀也很能说。目前得到的荣誉有北京大学颁发的普通话证书,拼音能力也达到了小学水平。

在他拥有这么多成就的背后,是父母没日没夜的操心和栽培,家庭生活的中心只有儿子。

可怕的现实是,想要活得潇洒就不要生孩子。

有一位女士称:在香港只要不做两件事,就可以活的很潇洒,一是不要买房子,二是不要生孩子。她觉得买房子会被银行债务绑住,生孩子那就会被社会绑住。

爸爸们:不要给压力

相比较妈妈们主张要不停地学习,较多爸爸们觉得不要给孩子那么多压力才好。

纪录片中有出现一部分爸爸的声音,可以发现他们对如今要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方式并不完全赞同。

“现在很多家长都被当成了傻瓜,东抢西抢的,像疯子一样。” 他吐槽这个现象就像僵尸效应,即使不想做僵尸,在这个氛围中也很容易被同化。

“商家鼓励你从孩子刚出生起就不停花钱,但是在花完这么多钱后,是不是真的有帮助呢?”

有位爸爸举例了自己的小学同学,一个从小就很优秀的同学,但在长大后就变得很平庸、中规中矩;但整天调皮捣蛋的孩子,现在成为了经济学教授。所以小时候优秀的人,优秀并不一定能陪伴ta一生。

“大人之间的战场现在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有些父母让孩子去学很高大上的兴趣,比如竖琴、高尔夫或骑马,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家看起来更体面。”

“现在孩子上的兴趣班也存在鄙视链,或者说成为了一个门槛,钢琴课、游泳课被看得很低级,只能和学习高档课外活动的人做朋友。”

纪录片的最后,有位女士大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觉得为什么让大家对孩子的起跑线有这么大压力,归根结底还是妈妈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已。

这个纪录片一经流传,在网上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

@阳光的味道

现在的小孩子太累了,如果可以选,他们估计不想被生出来吧。

@梁先生-----

我觉得赢在起跑线是一句被太多人追捧的话,看似真理却是谬论。人生是一个长跑而不是短跑,任何阶段都会影响人的一生。

@Eleven

孩子不会赢在起跑线上,人生每时每刻都会出现不同的起跑线,需要的是毅力和耐力,还有强大的内力。

虽然这部纪录片所说的情况发生在香港,但从实际来看,内陆很多大城市中也有这种现象,学区房、各种兴趣班……

“不进步就是退步”,这放在孩子身上成了一句励志的名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过得日子可能比常年加班的上班族都安排得更紧凑。

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有更强的竞争力。但是这种过早地把孩子扔在所谓的起跑线上,真的能保证孩子以后一定能成功吗?我相信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对于小花的教育,有很多时候我也是看到别的家长都在做了,那我也只能这么做了,大家都在奔跑,你不跑可能什么都拿不到了。

去年有给小花报过一个演讲课,每次去上课,她都会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去,我会乖乖的。” 小花总以为我带她去上课后离开,就是不要她了。大多数的孩子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学这些东西,只知道这是父母要求我的,那就只能去做了。

在本该快乐享受童年的时光里,孩子总是背负了太多的学习压力和父母的期望,不停被对比。长大后,回忆童年时,每个人都会有遗憾吧。

看完这部《没有起跑线》,我也给自己带来了新的思考,在为了孩子好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再想想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鼓励、安慰、倾听……或许这些比一味地督促孩子向前跑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