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青年中医】中医明志文

 369蓝田书院 2019-05-04

盖闻中原大地,三皇治世,

五帝定伦,贤圣至真,

阴阳驰骋,悲天悯人,

乃立三坟大道,医药为尊,

生生以之不息。

中医之魂,乃用中庸,

中庸之道,在乎阴阳,

动静刚柔,不离其中。

世间万物,皆阴阳造化之功。

山河大地,阴阳之静;

草木春色,阴阳之动。

万物负阴以抱阳,万事立阳以知阴。

黄帝明阴阳之用,问答以为《内经》;

神农识阴阳之化,撰之以为《本草》;

伏羲知阴阳之变,画之而为《易》。

三坟之道,不离阴阳;

万病一理,仅此二仪。

惜五浊恶世,阴霾蔽日,

清阳不升,天地异变,人心不同。

故疾病肆虐,层出不穷,

医药无功,不明其故。

感病者慵慵,外离自然,

内离自性,心君不明,丙火无根;

慨医者汹汹,内无慈心,

外无仁术,不修己身,名利至上。

叹仲景已远,华佗不再,

阴阳五行,分崩离析。

杂说纷呈,以偏概全,

各承家技,固步自封,

不究根本,不溯其源。

有不明阴阳,以阳为阴,以阴为阳;

有不识寒温,认寒以为温,执温以为寒;

有不知表里,以中风为杂病,

以外感为内伤;

有不辨虚实,虚其本虚,实其大实;

有不循规矩,开门以揖盗,闭门以驱犬;

有不知权衡,戕伐胃气,泯灭生机…

呜呼,本欲济世,却生灵涂炭,

極贵之体,而命如草芥;

道之不存,术将焉附?

理法不明,汤如饮鸠。

又曾几何时,医者父母心,

已被利欲熏,医患倒戈,明医束手,

不知中医门庭,又添几许荒宁…

杏林春暖,何其韶韶;

中医之光,何其昭昭。

雾霾遮天,终须散尽,

千载暗室,一灯朗照。

沧海若欲变桑田,

我立巫山一声笑。

中医之魂,统于三坟;

中医之道,必归阴阳。

乱久必正,分久必合。

时空变化,我心依旧,

世界变化,我行依旧,

特以此文,明我医志!

             (王茂泓写于癸巳年初冬)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