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是最好的慈善

 长孫无忌 2019-05-04

阅读本文大约需要 4 分钟 

市场和慈善之间的关系。银行家  William Easterly ,在世界银行工作了 16 年,他有一本著作《白人的负担》。

我们知道世界银行可不是我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而是一家救助贫困地区的慈善机构。那么,这个慈善机构的工作绩效怎样呢?作者 Easterly 在书中写道:世界银行在过去 50 年中累计给非洲贫困地区捐助约 2,300,000,000,000 美元,却没有办法保证每个贫困儿童得到 12 美分,使得因疟疾死亡的儿童人数减半。也就是说,如果每个儿童能够得到 12 美分,去打疫苗的话,就可以使因疟疾而死的人数减半,但是这做不到。如果妇女能够得到 3 美元,就可以使死亡的孩童数目继续减半,但是这做不到;如果每个能家庭得到 3 美元去购买蚊帐,那么大量的疾病就可以避免,但是这也做不到。

但是英美这两个国家的出版商,却可以在 2005 年 7 月 16 日这一天让 900 万册的《哈利波特》卖出到读者手中。书店对外开售的前夕,人们在书店外排起了长龙,即使第二天才去书店够买《哈利波特》依然可以买到,不会出现因售空而买不到的情况。

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卖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哈利波特》书籍上的效率那么高,而在本应该严肃对待的慈善事业上效率却不高?当然去批评世界银行的银行家善心不够,而卖书的商人却具有很强烈的善心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们在前面讨论过,亚当斯密的著作《道德情操论》指出人们的善心其实是差别不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呢?

行善和商业有什么不同?或者说行善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市场具有很好的反馈机制,但是行善缺乏适当的反馈。举个例子,一家面馆的老板在卖牛肉面,顾客需要付钱,商人可以根据顾客的反馈「即顾客以后来还是不来」,从而判断牛肉面做的好坏,他是应该提高牛肉面的质量还是降低成本。但是慈善事业却无法得到反馈,假设给你一碗牛肉面,说是免费的,问你要不要,你说要。在你吃完了一碗之后,再给你一碗面,免费的问你要不要,你还说要,商家就没法得到有效的反馈去知道他的面做的是好还是不好。

假设要判断 10 个人中哪个人更有商业天赋,这很简单,给他们每人 2 万元,1 年后看看哪个人带回来的钱多就可以了。但是要判断哪个人行善更强,我们却无法给每个人 2 万元去检查他们行善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是委托代理的问题。很多行善的人用的不是自己的钱,不用自己的钱行善的认真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慈善事业还存在所托非人的情况。在很多地区,造成贫困的往往是他们的政府,而国际慈善机构再把钱交给造成贫困政府去指望他们扶贫,这时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持续慈善还会造成一个依赖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贫困的人可能会养成依赖性,他们思考的不是如何努力进取力争上游拜托贫困,而是如何力争下游保住贫困的称号「想一想『经济学家研究事与愿违的现象』在这里适用吗?」,保证持续地获得外界的资助。

想一想我们每天用到的产品,是来自那些关系我们,爱我们的人多?还是来自那些根本就不认识我们,也不关心我们,只想赚我们的钱的人多?我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后者多。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商业是一种提高我们的财富,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问题:假设有两个孩子,一个又穷又笨,一个又穷又聪明,但是你只有一笔资助金,你会把钱给谁,为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