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最丢人皇帝的一首词,被俘路上还追忆旧梦,处处哀嚎呜咽之声

 文化点心铺 2019-05-04

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管他是君王,还是普通百姓。昔日权倾天下的君主,一遭沦为阶下囚,其悲戚之情和任何人都一样,甚至比普通人更甚。万水千山去也,知故国他梦何处?中国历史上,末代君主遭受奇耻大辱,沦为阶下囚的比比皆是。然而,能引起无数后人同情和感叹的君主却并不是很多。

宋徽宗赵佶就是其中一个。他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不是以出色的政治才能而名垂千古,而是以天赋的文才和超高的绘画艺术水平而流芳百世。然而相对于李煜的忏悔和悲悯而言,赵佶却一味地沉静在自己的旧梦中,没有一丝反省之心。

靖康之耻,宋朝的两个皇帝,宋徽宗赵佶和儿子宋钦宗全被金人俘虏而且,整个宋朝王室都被俘获。男人沦为阶下囚,女人借沦为玩物。在沦为阶下囚的日子里,赵佶的皇后愤而自杀,他却竟然接受了金人封给他的“昏德公”,真可以说是宋朝历史上最丢人的皇帝了

在被金人胁迫北上的途中,宋徽宗看见了路旁盛开的杏花异常繁茂,一时间触景生情,不由地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词后不久就死于五国城。这首词就是《燕离亭》。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词。该词是赵佶感叹自身命运的悲苦之词,一片呜咽哀嚎之声,虽然情真意切凄苦无奈,但是却境界狭小,没有一丝气骨可言。

燕山亭 赵佶 (宋)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古人作词,讲究托物言志,宋徽宗这首词亦然!托“杏花”言“自己的凄苦无奈”。这首词的上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意思是说:这些盛开的杏花就像容颜俏丽妆容精致的宫女,身上穿着白色的剪裁得当的丝绸衣服,衣服叠了好几重;她们的脸上匀称地涂着淡淡的胭脂,娇艳动人;新式的衣服和精致的妆容,再配上四溢的香气,真是让天上的宫女都感到羞愧。此时此地,还在想着往日的美人,亡国真是早晚的事情!

众所周知,宋徽宗赵佶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精通绘画和书法。尤其是他的工笔花鸟画,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这首词开篇的两句中,词人就把他在绘画上的天赋展现在了文字里,分别从杏花的颜色,外形,香气等方面为读者描摹出了一幅“杏花绽放图”;词人把杏花比拟成“美丽的宫女”,形象而又贴切;一个“羞杀”总结了杏花的美丽,属于侧面烘托。然而,花再美,还不是任人践踏!

紧接着,词人笔锋一转,“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写了杏花的生长环境:杏花固然美丽,但是没有一个惜花之人。杏花本就娇艳,风雨无情吹打,杏花不知道要凋零多少?真是愁苦!风雨过后,满院的残破落花,真是凄凉无比,时光匆匆,不经意间又到了暮春时节,下次春天到来又不知道是何时?这一句表面上是在怜惜杏花被风雨无情摧残,不知道能经历几次春色,实际上是在叹息自己往日的好日子不再有,自己就像这风云中的杏花一样经不起风雨了。堂堂一国之君,不也是沦为阶下囚吗?

上阕以花喻人,以杏花寄托自己的哀伤无奈,下阙继续承接上阕的“愁和恨”,进一步地抒发自己内心的凄苦无奈。“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谁帮我寄去这重重的离恨啊?燕子双双飞来飞去,不解人语,它们哪里懂得这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山高水远,中间隔着万水千山,怎么知道故乡在何处啊?结合当时的历背景,我们可以知道,词人此时正被金人驱赶着北上,一路上肯定经受了很多的屈辱和磨难,就像杏花遭受风雨无情摧残一样。“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虽语义浅显,但却包含了词人满腔的哀嚎和痛苦。然而不过都是为他自己的不幸而痛苦!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紧承上句“知他故宫何处”,既然在现实中无法回到故国,那么就只好梦中相会了。可是即使在梦中也不是经常能梦到故国啊!很多时候连做梦都不成,连一点回往昔的希望都没有了,只有这无尽的愁苦!真是浓重的化不开的愁苦!最后一句“和梦也、有时不做”,词人心中已是绝望到了极点:现实回不去故国,像做梦回去看一看故国也不行,连做梦他都无法做主。

从整首词的感情上来分析,这首词就是一个亡国之君的绝命之词。身为皇帝,沦落至此,遭受如此巨大的人生变故,心情之悲愤和感伤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整首词没有一丝一毫的自我反省,而是一直在哀叹自己的不幸命运,就像一个将死之人临终时发出的呜咽与哀号。虽然令人动容,但并不值得同情。因为他痛惜的自始自终都是他自己一个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公元978年的七夕,宋徽宗赵佶的祖先宋太祖赐牵机药给南唐后主李煜,将李煜折磨致死;100多年以后,公元1135年,宋太祖的后人宋徽宗赵佶因不堪忍受金人的折磨,含恨而亡,客死异乡。无论你是九五之尊的帝王,还是贱如蝼蚁的百姓,谁都逃不过岁月的无情变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宋徽宗赵佶怀着巨大悲痛写下这首《燕山亭》时,他是否会想起李煜,那个和他一样沦为阶下囚,曾经被他的祖先羞辱折磨致死的李后主呢?李煜在亡国之后,尚且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大胆抒发亡国之思。可是赵佶了,只会自怨自艾,被俘路上还沉醉在往日的旧梦中不愿意反省!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