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焦大有的一拼的是刘姥姥,而大获全胜的是后者。焦大在大庭广众之下,毫不留情面地揭贾家的短,真可谓是敢于说逆耳忠言的勇士。可惜他的一腔热肠,赢得的却是被绑手、缚脚,扔到了马圈,还被平时他不屑一哂的小厮们填了一嘴的马粪。 其实,不能笑话焦大。历史上像他这样,甚至比他还犟,或者说是更傻的,结果更惨的大有人在。只不过是身份稍稍高等了一点,多是臣子与国君之间的事情。从写奏章提谏言,到跪在午门外谏言,到抬着棺材谏言,到把脑袋割下来让人提着替自己谏言,不一而足。这些人的忠心耿直,都得到了彰显,他所侍候的主子的劣迹,也却得以暴露。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忠臣,他们的主子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昏君。 ![]() ![]() 刘姥姥是绝不这样的,她到贾府中潇洒走两回,名利双收,真是个聪明人。通过她也能看出焦大是多么不合时宜。不过,小说中安排这样一个人,绝非是为了告诉世人一条求财之道,而是靠她来贯穿情节,来揭示贾府的现实困境和危险处境。这种揭示是通过她在贾府中看到的,听到的,吃到的,想到的,在她的歌恩颂福声中,曲折地进行传达的。 可以说,刘姥姥和焦大,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告诉读者:贾府已经无可救药。 先看看刘姥姥的身份,可以说她是当时的“陈奂生”。林黛玉评的好:“她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这是对刘姥姥的定性分析。热热闹闹到贾府玩一遭儿的刘姥姥,事后若是听到颦儿的这个评价,明白这个评议,会不会仰天长叹;有谁在乎我! ![]() 刘姥姥和贾家的关系是驴尾巴吊棒槌,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可是她敢想,敢说,敢做,还做的相当不错。她广接善缘,利人利己,我们只好说:太有才了,刘姥姥! 刘姥姥初造贾府,央人通容引荐,奴颜婢膝讨好,磕头谢恩逢迎,面对冷嘲热讽,受百般羞辱而不顾,来去匆匆,换来了二十两银子。 再进贾府,携绿色农产品谢恩,甘作棋子,说学斗唱逗乐,畅游大观,见美景而眼迷,尽享美食,睹珍器而心羡,误跌误撞,进怡红院而挺尸,得好人缘,收众礼而返乡。 吃不了兜着走,扛不了拖着走,真有你的,刘姥姥! ![]() 刘姥姥的人生中有如此辉煌的几天,成了贾家的座上客,足可彪炳家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老者自己珍惜,别人才会倍加珍惜。回过去看焦大,于人于己,都只能是个悲哀! 刘姥姥之所以能拥有这份荣耀,在于她知足,知趣,知时务,知感恩,明白活着不容易,知珍惜每一个小小的机会,并且全情投入。 而那些长年生活在贾府的,像她这样的老妈妈们,如贾宝的乳母李麽麽,就少有这份荣耀。是因为她们太赖,太贪,太好攀比,太好争斗,太不识时务,太倚老卖老,太讨人嫌了。 比较而言,刘姥姥满是可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