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我们经常碰到的事儿,但对它有透彻认知的人还是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会发烧呢?发烧就得立即用退烧药吗?艾灸在退烧上又有哪些独特优势呢?……速戳此文。 为什么会发烧? 发烧其实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发烧时,体温升高,有些病源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会变得不那么活跃。同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性则显著增强,包括白细胞计数增加,吞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增强等。 所以,发烧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护性机制。 但是,多数人都没有读懂身体的信号,尤其宝爸宝妈们,一看到孩子发烧,就紧张得不得了,恨不能立即冲到医院打针输液。 是不是烧退下来,问题就解决了呢?显然不是。 打个比方,人体好比一堵墙,墙出了问题,关键在于修墙,打针输液就好比把墙用一层涂料给涂抹起来,看上去没问题了,其实墙还是坏的——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的方法。 由于体内的那些病毒、细菌还在,它们就会随时伺机作乱,就会经常性地反复发烧。 发烧:中西医治疗思路截然不同 这几天,小儿退烧神药布洛芬(美林)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原因很简单——长期超量使用,或存在肾功能损害风险。 而对孩子来说,只要发烧,很难做到不超量使用——因为发烧总是反复,很难一下就退下去。 我们先来看美林的退烧机理:抑制下丘脑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点下移。 就是说,美林的目的是抑制、阻断身体的机能反应,一旦药性过了,不能抑制了,烧自然又上来了,妥妥的“治标不治本”! 通俗点儿说,用美林相当于直接给身体灭火,它起到的是“消防员”的作用,但是体内的“易燃物”还在,随时可能引发下一场“火灾”。——这也是美林注明38.5度以上服用,并且每间隔8-10小时吃一次,反复发热则24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的原因所在。因为它本身压制的时效只有这么长,但又不能太过量! 而中医则不然,中医看病,讲究病机。看上去极为普通的发烧,要考虑到风、寒、湿、热、食等因素,加上不同体质、情绪波动,至少有五六个病机,只有找准病机,才能有效治疗。并且,在治疗时,还能考虑到如何帮助人体提升正气,抵抗外邪。 所以,用中医疗法给孩子退烧后,孩子精神往往恢复得很快,因为它标本兼治且不伤正气。 艾灸:对付发烧的“必杀技” 最近,气温回落,孩子们扎堆儿感冒发烧,儿童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 古人云:为人子女不知医者,为之不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者,为之不慈。身为父母,略懂医术,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呵护。 中医有6种常用外治法,其中,艾灸可算是对付发烧的“必杀技”了,懂点儿艾灸,经常给孩子艾灸,能省却不少麻烦。 艾灸对付发烧具有3个独特优势: 1、安全性高 首先,艾为纯阳之物,没有毒副作用,它可以让孩子免受药物(比如美林)毒副作用给身体带来的损伤; 其次,艾灸从体表给予身体药性和热力:一来无创,让孩子免受注射、输液等皮肉之苦,二来无菌,避免注射剂中的微粒蓄积体内,引起反应,危害健康。 2、效果稳定 很多给孩子用过西药的宝爸宝妈都知道,西药退烧有一个很大的弊端:易反复。为了退烧,往往不得不加大药量,纵然如此,不折腾一周也好不了。 而艾灸呢?对于孩子常见的感冒等小毛小病,只要配穴精准、手法正确、灸量足够,一般几天即可有效祛除病邪。 3、扶正固本 艾灸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体内的正气,增强其抗病能力。人体正气功能强大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能力自然增强了。 ![]() ![]() 发烧必灸的几大要穴 1、大椎穴 大椎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清热解表;二是补虚治劳。 大椎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及督脉的阳气汇聚之处,是振奋、宣通阳气的要穴,既能散寒,也能透热。 风寒邪气侵袭人体,首先侵犯大椎。此时艾灸大椎,把穴位处的风寒湿气散开,让阳气宣发出来,温煦机体,克制阴寒,人就不易受凉感冒。故而,艾灸大椎能治疗各种虚寒和表寒证,如哮喘、感冒、鼻炎等都可以辨证使用。 如果已经发烧了,可以在大椎处先刮痧,而后艾灸,阳气流通宣发,就不会郁聚而化生热毒,就能起到退烧的作用。因外感引起的发烧,乃至阳气困阻导致的咽痛、扁桃体红肿疼痛等,都可以先刮痧后艾灸大椎。 2、曲池穴 曲池也是清热解表的特效穴。 肺主皮毛,风寒等外邪侵犯人体,首先与体表的皮肤、毛发接触,从而使肺受到伤害,引发呼吸系统病症,人便出现发热、咳嗽等一些列表证。 曲池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与手阴阴肺经相表里,这两条经络是十二正经中的一对“夫妻”,所以调节手阳明大肠经的功能同样能够治疗手厥阴肺经的问题。 所以,曲池清热解表的功能非常好,是治疗感冒、发烧、哮喘以及皮肤科病症的主要穴位。 3、外关穴 外关属手少阳三焦经,同时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奇经八脉中的阳维脉。“阳维为病苦寒热”,且阳维脉有个重要功能——“主一身之表”,高热是个典型的表证,所以外关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热病治疗找外关。 凡是热病导致的头痛、耳鸣、目赤肿痛,或两侧胸腹部疼痛、口苦咽干、牙痛、感冒头痛等都可以取外关进行治疗。 4、合谷穴 合谷也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与手厥阴肺经相表里,功能跟曲池相仿,也是清热解表的特效穴位。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属卫,外和皮毛,艾灸合谷能开发腠理,宣通毛窍,清泻气、分之热,从而加强解表发汗的清热作用。 尤其一些孩子和中老年人,经常胸闷气短,多咳多痰,出虚汗,动辄发烧,这些症状都是肺受到亏损的表现,一定要坚持艾灸合谷。 注:当然,采取何种方式退烧也需辨别整体情况,如果高烧不退(38.5以上),甚至引起脱,还应及时就医观察。 现在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选择用美林或者打针输液。其实,在感冒初期及时介入艾灸,见效非常显著、非常稳定。偏偏许多人放着老祖宗留下的“金饭碗”不用,却要选择损伤人体阳气和免疫力的抗生素治疗,这不是“捧着金饭碗讨饭”是什么? |
|
来自: 柏涂hyzvi9113s > 《针灸营养》